每经记者:文巧 郑雨航 每经编辑:兰素英
随着ChatGPT成为火爆全球的现象级应用,利用ChatGPT大肆掘金的行为层出不穷。
2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刊发了一篇调查报道——《卖账号、付费提问,抢注商标…各路人马“掘金”ChatGPT,有人“零成本”月入数十万》,曝光了国内“淘金者”依靠贩卖ChatGPT账号、将ChatGPT接入微信等手段赚取高额利润。有淘宝商家依靠贩卖ChatGPT账号的模式月营收超过11.9万,最高则可达41.6万元。
2月9日,每经又刊发了《“掘金路”被堵!ChatGPT账号贩卖全线下架,盗版微信号纷纷更名》。不过,记者持续追踪后发现,微信上仍有一些“漏网之鱼”,正以更隐蔽的方式继续着“掘金路”。
这些行为暗藏哪些法律风险?每经记者采访到奋迅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联营律所)合伙人周整与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于雯竹,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更隐蔽的“掘金者”每经2月8日的调查报道提到,部分商家借助云服务器、微信小程序等搭建一个“ChatGPT镜像”平台,称其为ChatGPT官方中文平台,以“付费提问”的方式牟利。
此前,因部分账号名称涉嫌误导,被微信官方重置后,这些原本包含“官方ChatGPT”等误导性名称的公众号已经改名。
2月9日,记者发现,有公众号至今仍在接入ChatGPT并进行收费,并且非常隐蔽。一个名为“ChatGPT机器人”的小程序显示,提问20次定价9元。2月10日,当记者再次查询时,该界面已经删去收费标准。
来源:ChatGPT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