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新时代
openEuler使能AI更高效
在过去的四年里,openEuler社区快速发展。据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TOC副主席、openEuler委员会执行总监熊伟回顾,openEuler 社区建立之初,每天活跃的开发者仅两三百人,但如今已汇聚16800 名开源贡献者,日活用户超4259人。开发者在系统特性、创新及漏洞修复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此外,openEuler社区积累超过1300 的企业和合作伙伴。
值得想象的广袤空间
在数智未来里,openEuler将会作为一个载体,把AI的能力不断的输入到服务器、云、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多应用场景之中,推动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当然,数智未来需要有不一样的基础设施,openEuler开源社区技术委员会委员吴峰光表示:“在AI的时代,社区在迈向智能化协作,我们正在探索用AI赋能社区的协作。”openEuler打造了基础设施2.0,支持全球化开发,全场景构建,全链路协作,以帮助更多人获取AI能力。
此外,openEuler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出海和全球化。吴峰光表示,openEuler建立之初就决定全面全球化,在立足国内做好自主创新之后,就要走向海外汇聚全球开发者,来openEuler社区做原生开发。因此,开放原子基金会和很多基金会组织及上游社区项目等形成了连接,互相进行版本认证,互相完成项目工作。这样才能持续汇聚全球开源力量,为世界开源贡献中国智慧。
由于OS源代码采用了新的架构,因此需要从SPEC转为YAML,这将会有助于全场景能力构建。YAML的优点是通用性好且门槛低。这意味着其开发者基础更好,几乎人人会用,可以快速获取群众基础。通用的配置语言,也可以用于打造开箱即用的定制能力,支持任意YAML字段定制,适配众多格式的上游软件,而且OS支持分层定制,通过EulerMaker和EulerTest构建面向多场景的软件。
为解决上游软件推广给用户困难以及用户声音传递给上游不畅的问题,openEuler在基础设施方面通过应用软件平台,打通了从上游到用户的链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链路协作。这显然不是openEuler的终极形态,预计在2024年5月,openEuler还将会发布全新内核的24.03LTS版本,进一步提升全场景能力。以Linux6.6作为内核,实现生态统一。打造全新的EEVDF调度器和folio内存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调度和内存使用效率,在IO管理、新网络标准支持以及对CXL的支持上有着全面的提升。
面向不同的使用场景,24.03LTS版本也将提供不同的优化升级。在云计算场景下,通过CPU聚合调度,将低负载算力智能聚合,实现负载与算力协同;提供openEuler配套的云原生最小集发行版,支持一键部署;在嵌入式场景将发布面向服务器BMC的原创开源项目MetaBMC,提供原生内置openEuler的标准化开发板“openEuler派”及工业机器人框架“openEuler臂”。
当然,在AI方面,openEuler还将继续进化。除了EulerCopilot,还将实现操作系统“自优化”的智能调优,这对于开发者而言将提供巨大帮助,在应用运行中通过感知业务特征,动态调整调度优先级、配置参数等优化策略,可实现场景化性能15%以上的提升。
极目登高处,有朋远方来。AI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家企业、一个社区就能推动的。而openEuler将通过成立学习小组、制定新的规格等举措推进行业发展,致力于成为AI领域的领导者。当AI与OS互相成就,未来的开发者将有望创造更大的价值,完成更多的技术创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0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237590 电子证书1052 电子名片60 自媒体5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