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科技科学 > 2024:机遇消化期,转型攻坚战
2024:机遇消化期,转型攻坚战
来源:中国汽车报
2024-01-20 11:21:58
311
管理

2024年,汽车行业热闹依旧,喧嚣如常。

华为问界M9发布,成为2023年汽车市场岁末狂欢的起点。小米造车先造势,产品定价还未发布,已凭借特色营销掀起多波热潮。一众新能源车企的新品预告,奠定了2024年的行业“底色”。

去年12月召开的2023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发布《共识》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攻坚期。2024年,那些已成为热点的趋势将愈发明朗清晰,并在汽车市场掀起新的“波澜”、奏响新的“乐章”。

聚焦整个汽车供应链,2024年,四个方面的看点将伴随行业与市场的发展:一是在出口“新三样”持续走俏的背景下,“出海”成为不少企业的共同选择,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危与机并存;二是在竞争加剧的市场淘汰赛中,未来3~5年将成为关键节点,从“卷”价格到争份额,企业依旧要面对生存的苦与难;三是在汽车供应链重构的大势之下,新型整零关系仍没有完全形成,供应链生态的构建将摒弃旧的不合时宜的连接,在与时俱进中逐渐完善;四是产业变革催生创新活力,企业破局“降本增效”将以技术为抓手,推动自动驾驶、超快充、智能底盘等新技术竞相落地。

01

开拓海外市场的危与机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步伐不断加速,这一态势在2024年将得到延续。

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累计出口汽车467.2万辆,同比增长59.8%。据预测,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将超5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已成定局。其中,新能源汽车的海外销量将达120万辆,并有望在2024年触及180万辆的水平。

2023年,以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额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前3个季度,“新三样”合计出口额同比增长41.7%,占我国出口的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如今,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在中国汽车行业“换道先行”的态势下,整车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迎来了“走出去”的新机遇。然而,“出海”走热的同时,业内人士也产生了一些担忧:国内市场出现的一些价格战等无序竞争现象,有蔓延到海外市场的趋势。事实上,随着整车、动力电池、充电桩、氢燃料电池等企业加速“出海”掘金,海外市场的挑战不容小觑。

新的“贸易壁垒”正在形成。2023年8月,《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正式生效。从2024年7月1日起,电池企业向欧盟国家销售产品需提供原材料、电池不同生命周期碳足迹等“电池护照”信息。短期来看,《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的实施将对中国电池企业“走出去”形成较大压力。长期来看,这或将迫使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重视碳足迹核算。

其实,碳足迹核算是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及创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大事。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如何做好本土化是“出海”企业面临的一大考验。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地缘政治风险仍是全球化最大的变数之一。当“出海”走向纵深,企业在2024年更需注意系统性风险,并力争提前规避,首先应做到研究透彻当地政策法规的要求和动向,深入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和传统。

随着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升为战略高度,它们彼此之间的产业链竞争将愈演愈烈。2023年12月13日,韩国政府公布了一项38万亿韩元(约合290亿美元)的财政计划,旨在未来5年内帮助当地动力电池制造商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同年12月6日,欧盟委员会提出,将向电池制造商提供30亿欧元补贴计划,持续到2026年底。

硬币的一面是机遇,毕竟中国汽车产业链“走出去”大势难挡;另一面则是挑战,无论出口,还是在当地落子深耕细作,抑或那些可以预见或无法预知的市场风险,如果不想被困在岸上,就要学会到大海中游泳。

02

市场竞争加剧的苦与难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传递出的声音足以使人振奋:2023年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40.4%;2023年,自主品牌车型的市场份额将超过5成,中国车市全年总销量或突破3000万辆。不过,在上述创造历史新高的数据背后,是愈发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2023年,“蔚小理”的排序已然发生变化;年末,小米汽车喊出“成为全球前五汽车厂商”的目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曾有类似雄心壮志的汽车品牌被残酷地留在了2023年。

2024年1月3日,威马汽车在官方微博发布公告,透露了公司破产重整获法院受理案件的细节与进展。而位于上海杨浦的爱驰汽车总部,早在2023年9月就人去楼空。天际汽车的消失甚至没有激起多少“水花”。

有行业人士指出,小米造车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第三次造车运动”。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恐怕只会更“卷”。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测,未来3年,汽车企业要想突出重围,将经历比当年互联网行业更惨烈的厮杀。

竞争残酷的表现之一,便是整车终端价格的“内卷”。2023年,燃油车率先降价,随后特斯拉打响电动汽车降价促销的“第一枪”,然后便是“水漫金山”。车企面临着“没有订单会死,但亏损未必会死”的境况,“以价换量”成为了无奈之举。

终端车市大促,撩动着零部件供应链的“心弦”。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便是零部件供应端。据了解,促销车型的零部件配套基本都是几年前的定点,降价对已经签订的合同影响不大。根据《中国汽车报》记者在2023年进行的采访,零部件企业当时普遍反映,此轮降价影响还不会这么快波及零部件供应端,但随着价格“内卷”持续,未来的影响不可避免。有行业人士直言:“成本压力的进一步传导,将给一些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偏低、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零部件企业造成冲击,它们未来的生存空间也会缩小;有规模优势的零部件企业情况可能好一些。”还有行业人士提出,中长期来看,降成本的压力将倒逼零部件企业不断提高产品性价比,比如,一些高端零部件将加速本土化。

某位不愿具名的动力电池企业负责人开诚布公地说:“公司选择合作的客户主要以外资企业为主,因为对方的付款周期比较短,而且说话算数、不会拖延付款。对企业经营来说,保证资金流不断裂是重中之重。”

“这也要看运气,我们选择项目合作的企业都是当时认为比较有潜力的行业新势力,但没想到后来他们也快黄了。”一位汽车电子企业首席执行官透露,目前该公司的大客户还是以合资企业为主,“但新能源汽车还是要看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也要紧跟造车新势力的脚步,但有时候选客户就是一场‘赌博’。”

2024年,整个汽车产业链依旧将与成本和价格“较劲”。这种市场之力恐怕任谁也无法阻挡,或许正应了那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03

整零竞合关系的破与立

2023年,“构建适应汽车供应链变革的新战略”、“构建新型汽车供应链合作体系”等话题在行业内掀起诸多讨论。2024年,随着产业变革的浪潮向前推进,新型整零之间的构建仍有待破与立。

现阶段,行业已深深体会到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冲击力,材料、电池、芯片和软件正成为决定车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整零关系的改变成为定局:之前整零之间是稳定的链状或塔状结构,整车企业是核心;而从现在到未来是网状融合结构,整零之间是非常不稳定的“平行四边形”状态。

一方面,在不同的领域,有的整车企业认为关键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强调技术的“垂直下沉”,虽不一定自研,但无疑要主导、整合相关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另一方面,有的零部件企业在智能电动汽车供应链上是实质上的主导者,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技术创新带动作用明显。

网状融合、非稳态、管理复杂度……供应链变革之下,该有的挑战从来不会缺席。如何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灵活且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供应链,恐怕是一个耐人寻味、说来话长的问题。如今,触及的两个核心问题已经摆上台面:供应链如何分工与竞合,以及进行利益分配。

对于整车企业来说,供应链关系的变化意味着它们必须做出调整。有行业人士表示,车企应该开始由以往的供应链管理交易向管理合作转变;由以往关注零部件单价成本最低,向关注运营总成本最低转变;由以往采购零部件时关注技术可靠性、质量可靠性、有成熟的量产经验,向更关注技术领先性转变;由疫情期间及行业“缺芯”情况下实现保供,向更多关注供应链的可控和韧性转变。

供应链的发展日趋复杂,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明确新趋势下深度合作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共享整零关系重塑带来的利益,将是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长期合作的基石,也是增强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04

技术落地步伐的快与稳

如今,或许没有哪个行业像汽车行业这般充满创新与活力。城市NOA、智能底盘、超快充、固态电池、氢能等新技术不断在市场上掀起“水花”。

2023年开始,城市NOA就已成行业热点话题。有人说,小鹏P5打响了城市NOA的“第一枪”,率先在广州开始城市NGP正式推送。2023年一整年,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开始力推城市NOA落地,华为、蔚来、理想等陆续立下“开城”的目标。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现在自动驾驶的发展开始进入这样的阶段,未来3~5年场景比较固定,即高速NOA慢慢成为标配,城市NOA逐渐市场化。”在城市NOA的布局和推广上,各家企业大有只争朝夕之势。它们都有这样一种信念,对于城市NOA的最终决战,冲在前面的玩家未来才能脱颖而出。

2023年末,高阶自动驾驶迎来曙光。2023年11月,工信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意味着我国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后续技术与产品的规模化落地、商业化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企业人士对此表示:“《通知》的发布将有力地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生态加速构建,引导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促进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同时,也能推进自动驾驶硬件、算法、云平台、高精地图、路侧设备等相关主体进一步参与到产业生态构建中,逐步形成更稳固的网状合作关系。”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明朗,企业被注入“强心剂”。日前,小马智行、文远知行、长安汽车、赛力斯、宝马……多家企业纷纷披露了L3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功能车辆获得测试牌照或商业化试点资格的信息。

如果盘点2023年汽车行业的热门新技术应用,空气悬架必定榜上有名。2023年12月8日,孔辉科技迎来第30万台空簧总成交付。据悉,截至2023年11月底,孔辉科技已为9款车型供货空气弹簧悬架,它们是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理想L9、理想L7、极氪009ME、领克09、奇瑞新纪元ES和阿维塔12。而按照已获定点车型的SOP时点推算,孔辉科技预计2024年累计供货车型将达32款,从而实现80万~100万台(套)的空气悬架交付量。

除空气弹簧悬架外,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之一,智能底盘还涉及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部分。如今,底盘智能化不仅走向了域内融合,也在进行跨域融合。

在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补能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2023年,在充换电领域,特斯拉牵头成立了充电联盟、蔚来牵头成立换电联盟、奔驰宝马联手打造超充联盟。可以看到,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及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补能已从车企单打独斗走向联合发展的状态。如今,随着华为等企业入局,地方政府的推动,车企陆续发布800V架构车型,布局充电设施成了电动汽车时代的新热点。

氢能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和各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应用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也在稳步发展。近日,财政部等部委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第一年度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价。依据考核结果,中央财政拨付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奖励资金3.5亿元。从产业链来看,氢燃料电池企业在不断突破核心技术、落地产品。比如,骥翀氢能将为新飞集团提供氢燃料电池冷藏车核心部件——氢燃料电池电堆产品,将于2024年开始交付。

文:赵琼 编辑:庞国霞 版式:李沛洋

给小编加个鸡腿!

0
点赞
赏礼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617470285 邮箱:617470285@qq.com
相关文章
仰望U8上市132天销量达5000台,创中国百万级SUV销量最速达成纪录..
IT之家 3 月 24 日消息,比亚迪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仰望汽车今日宣布,仰..
保时捷全新旗舰SUV曝光,定位高过卡宴,未来或与仰望U8竞争..
日前,汽车有文化从海外渠道获得了一组保时捷全新纯电动旗舰SUV的谍照。..
车展直击|本田中国携广本与东本登场,两款新车开启预售与上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昊天)4月25日北京车展正式开幕,本田中国携合..
新车 | 售49.39万元起,新款宝马Z4敞篷跑车上市,前脸设计更新..
文:懂车帝原创 陈旭明继续采用常规的液晶仪表盘以及中控显示屏组合内饰..
宝马2023财年:全年营收超1.2万亿人民币,汽车利润大涨..
(文/张家栋 编辑/张广凯) 日前,宝马集团正式公布2023财年的业绩报告。..
收到的增值税电子发票为什么有的有发票专用章,有的没有?..
随着发票电子化的大力推广,企业常常会收到增值税电子发票,但是这些发票..
走近全球汽车产业链上的中国创新
1月12日,工人在位于泰国罗勇的长城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生产车间内工作。..
什么样的车才能叫做“超级跑车”,超跑的定义是什么?..
超级跑车的魅力不仅在于其高性能和独特设计,更在于它所代表的一种生活态..
北京车展丨售价7.98万-10.98万元,五菱星光共创版双车上市..
4月25日,五菱星光共创版双车齐发上市!新车提供纯电、插混两种动力形式..
关于作者
雪霁(普通会员)
文章
367
关注
0
粉丝
0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成员 网址收录40329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185235 电子证书787 电子名片48 自媒体20159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9035174号-7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