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小慧
最近几天,汽车圈很忙。
先是苹果取消造车这一“炸裂”消息引起了巨大关注,马斯克、雷军、何小鹏、李想等车圈大佬纷纷“跳出来”回应。
2月29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与小鹏汽车签署平台与软件联合开发技术合作协议,加速两款B级纯电动汽车的联合研发,将于2026年上市,首款车型为SUV。
同样是2月29日,继发布秦汉唐等多款“荣耀版”车型后,比亚迪宋PLUS DM-i荣耀版、宋PLUS EV荣耀版、海豹DM-i荣耀版发布。3月1日,比亚迪再次掀起了汽车降价的热潮,推出了比亚迪宋Pro DM-i荣耀版,起售价仅为10.98万元。
3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2024年2月交付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共计交付新车20251辆,同比增长21.8%。同日,理想汽车在2024年春季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纯电MPV车型MEGA和2024款理想L系列车型。
“卷起来了。”这是网友对近期汽车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评价。车企系列大动作背后,反映了当下汽车行业何种格局?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大洗牌?未来何去何从?
有人“退出”,有人“狂飙”
当地时间2月27日,多家外媒报道称,苹果公司在内部披露宣布将停止电动汽车项目,造车10年的苹果终无果。再早前,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
业内专家表示,苹果最终决定取消造车计划,转而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和汽车软件系统的开发,这也显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门槛和技术门槛较高。
激烈的竞争市场,新能源汽车正面临着行业大洗牌。但有人“退出”也有人“狂飙”。
据理想财报,2023年,理想汽车营收1238.51亿元,同比增长173.48%;净利润118.09亿元,同比增长681.06%,成为国内首家千亿营收造车新势力。
今年一开年交付量更是加速狂飙。3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2024年2月交付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共计交付新车20251辆,同比增长21.8%。自交付以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684780辆。
业内专家表示,理想新车交付量的狂飙则展示了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认可。理想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兴力量,其产品设计和技术水平备受好评,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理想新车交付量的狂飙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于优质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证明了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比理想更“猛”的是问界。2024年2月,鸿蒙智行AITO全系交付新车21142辆,蝉联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
而排在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三的蔚来汽车2月新车交付量为8132辆,并未突破万辆;哪吒、小鹏分别以6085辆和4545辆位列第四和第五。
比亚迪2月销量则有所下滑。3月1日,比亚迪股份发布公告显示,今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23万辆,同比下降36.8%;本年累计销量为32.38万辆,同比下降6.14%。
比亚迪“卷”起“价格战”,网友:“杀疯了”
3月1日,比亚迪再次掀起了汽车降价的热潮,推出了比亚迪宋Pro DM-i荣耀版,起售价仅为10.98万元。“杀疯了!”“发布会都不开了,直接上价格。”网友纷纷评论。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比亚迪多次降价。2月19日,比亚迪推出了起售价7.98万元的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2月23日,比亚迪海豚荣耀版正式上市,起售价9.98万元;2月28日,比亚迪汉唐荣耀版车型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16.98万元起;2月29日,比亚迪推出了起售价12.98万元的宋PLUS DM-i荣耀版以及起售价14.98万元的宋PLUS EV荣耀版。
这一波操作引起多家车企跟进。此前,五菱汽车官方宣布,五菱星光150km进阶版售价下调6000元,调整后售价为9.98万元。3月1日,特斯拉针对Model 3和Model Y车型宣布了三个重磅优惠:8000元限时现车保险补贴、2000元指定车漆现车限时优惠价、限时现车金融低息。据了解,各种优惠叠加之后,在3月底之前提走Model Y新车,最高优惠接近3.5万元。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比亚迪的价格连降表明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企业不断降低产品价格,提高性价比,以争夺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比亚迪的价格连降也反映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对策略,通过降价来刺激销量,保持市场地位。
汽车行业重新洗牌?
“汽车产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电动化变革继续驶在快车道,智能化变革开始换挡提速。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不会给我们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2月18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言时如此表示。
有专家认为,从比亚迪的价格连降、苹果取消造车计划,到理想新车交付量的“狂飙”,这些事件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继续攀升。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具备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将更有可能脱颖而出。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可能会面临被淘汰或整合的风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