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最后一天,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从即日起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限制开发这一平台的openAI公司处理意大利用户信息。4月3日,德国联邦数据保护专员也表示,处于数据保护方面的考虑,暂时禁止在德国使用ChatGPT原则上是可能的。
同样,在内部发生三起涉及ChatGPT误用与滥用案例之后,三星开始制定相关保护措施,防止通过ChatGPT发生信息泄露事故,必要时可以通过切断公司内部网络来切断ChatGPT连接。
与之相对比的是,资本市场对于AI概念的狂热追求。单单从国内资本市场来看,根据数据宝统计,今年3月份,TMT板块合计成交额达到8.11万亿,占A股总成交额的比例为38%,该比例创下2000年以来23年的新高,成为近期资金最扎堆的板块。
难道说,意大利和德国的这一做法又是欧洲国家的一贯行为?也就是靠市场保护来“勒索”某些头部公司,比如之前苹果、谷歌等都受到过欧洲国家的相关惩罚。
可能并不是这样,不能放由资本市场自由无序扩张,需要有第三方来出手按下所谓的人工智能的暂停键。
一个深刻见解在众所周知之后,其价值会逐渐衰减。
换句话说,当一群人的认知一致的时候,可能就是最大的风险。
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来看,目前资本市场对于人工智能的狂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当前ChatGPT所展现出的技术水平,重新改变了人们对AI能力边界的认知,或者说,改变了大众对于AI的认知。
即使是最近才为人所知的GPT 4,其实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被openAI给研发出来了。
而随着人们对于AI的认知的边际效应递减,叠加本身关注热度的降低,那么资本市场对于人工智能的追捧自然会降低。
更何况,人工智能已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了,这个词首次出现于1956年达特茅斯学院的一场会议。尽管从那时到现在很多情况都发生了改变,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始终没有改变。
做个类比,虽然电动车一直到今天才得到普及,但是早在100年前,电车就已经出现了
那么,所谓的人工智能想真正产生经济效益又需要多久时间呢?
诺贝尔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表示,目前的大型语言模型不会影响明年的经济预测,并且可能不会对未来十年的经济预测产生重大影响。
以A股为例,近期股价大涨的昆仑万维、云从科技、同花顺等公司都纷纷发公告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等业务产品尚未产生实际收入。
从历史的轨迹来看,无论是一二次工业革命,还是计算机革命,那些历史性创新都花费了至少数十年时间才对经济产生显著影响。
就算考虑到所谓的奇点时刻,人工智能同样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