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宋钦章 每经编辑:陈星
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关于支付行业从业人员谨慎使用ChatGPT等工具的倡议》,引发业内关注。协会倡议业内提高思想认识,依法依规使用;不上传关键敏感信息;会员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和引导。
关于ChatGPT,一家来自华南的收单机构表示,目前ChatGPT在支付业务上应用场景有限。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尤其支付属于数据密集型行业,更要关注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防护;ChatGPT这个工具是境外的,这两年国内非常重视各类数据跨境流通的合规问题,把工作中的数据输入到国外工具里涉嫌违规。
北京中国国际金融展上的金融数据防泄密展台 视觉中国图
存跨境数据泄露等风险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近期,ChatGPT等工具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已有部分企业员工使用ChatGPT等工具开展工作。但是,此类智能化工具已暴露出跨境数据泄露等风险。为有效应对风险、保护客户隐私、维护数据安全,提升支付清算行业的数据安全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规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行业发出倡议。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依法依规使用。支付行业从业人员要遵守所在地区的网络使用规定,正确认识ChatGPT等工具的机遇和风险,全面评估使用ChatGPT等工具处理工作内容的风险,依法合规使用ChatGPT等工具。
二是不上传关键敏感信息。支付行业从业人员在使用ChatGPT等工具时,要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上传国家及金融行业涉密文件及数据、本公司非公开的材料及数据、客户资料、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或系统的核心代码等。
三是会员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和引导。会员单位要进一步健全信息安全内控管理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数据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和数据保护意识,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及支付清算行业安全。
业内称应用场景有限
在被问及工作中有没有使用ChatGPT时,各家支付公司答复不一。
一家来自华南的收单机构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公司在本地生活业务而非支付业务领域应用了类似ChatGPT的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工具,主要用于帮助商户进行视频剪辑、文案生产等方面。在支付业务领域,目前的应用场景有限,“我们线下业务的开展主要还是靠人力推广,一家店一家店地拓展,(ChatGPT)对我们来说应该影响不大。”
华北的一家支付公司在微信里告诉记者:“我们没有使用这个工具。”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ChatGPT是一个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需要对数据库不断更新,运行逻辑是通过大量的文本收集、数据训练回答客户问题,而金融从业者若想使用ChatGPT则需要添加内容数据进行训练,需要经过数据不断填充才能进化,那就一定会存在金融数据隐私及安全问题,即使用户是无意识的行为,也非常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和数据的泄露。
“金融行业是一个严监管的行业,对于个人信息和相关的商业数据特别敏感,更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金融机构要想使用类似的产品,起码先进行可控范围的评估,做好预防措施以后再进行应用。预计在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范围内,未来是有可能出台相关补充监管政策的。”王蓬博说。
苏筱芮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第一,金融尤其支付属于数据密集型行业,更要关注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防护;第二,ChatGPT这个工具是境外的,这两年国内非常重视各类数据跨境流通的合规问题,把工作中的数据输入到国外工具里涉嫌违规。”
苏筱芮补充,建议大家做好合规工作,重视信息安全和数据合规。
据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从即日起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限制开发这一平台的OpenAI公司处理意大利用户信息。同时个人数据保护局开始立案调查。个人数据保护局认为,3月20日ChatGPT平台出现了用户对话数据和付款服务支付信息丢失情况。此外平台没有就收集处理用户信息进行告知,缺乏大量收集和存储个人信息的法律依据。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