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科技科学 > 36氪圆桌:局中人看中国汽车如何实现智能化 | 新质生产力·AI Partner大会
36氪圆桌:局中人看中国汽车如何实现智能化 | 新质生产力·AI Partner大会
来源:36氪
2024-05-31 14:23:21
139
管理

当下的人类正站在AI时代的开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被强大的AI技术赋能。聚焦AI领域的“赋能者”与“被赋能者”,36氪“新质生产力·AI Partner大会”以“我被AI赋能了”为主题,汇聚国内AI领域重量级嘉宾,一起共探AI行业新图景。

在刚刚结束的2024北京国际车展上,密集的新技术、新产品,高度智能化、集成化的产业链,昭示着一个汽车新时代的到来。那么AI汽车究竟是噱头还是触手可及的未来?带着这个问题,36氪邀请到了汽车行业中智能化的躬身入局者,从局中人的角度看中国汽车如何实现智能化。他们是:

蚂蚁集团 NEXTA创新实验室项目负责人 何思翀女士

思必驰 董秘、CMO 龙梦竹女士

科大讯飞 智能汽车事业部北方区总经理 邢猛

智慧芽 汽车事业部资深咨询专家 王闯杰

圆桌嘉宾

何思翀:大家好,先请各位嘉宾简单自我介绍一下自己所从事的业务与汽车智能化的相关性。

龙梦竹:大家好,我是思必驰董秘兼CMO龙梦竹,思必驰是专注于人机对话智能语音交互的公司,我们自主推出语音芯片,风百亿级大模型,我们主要为智能汽车、智能家电以及数字政企合作伙伴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在汽车方面我们主要提供的产品包括软件语音助手,以及全链路智能对话定制平台。硬件包括AR-HUD、智能收放机、智能仪表等,从2019年进入汽车前装领域,已累计上车一千万辆,量产车型已经累计160余款,谢谢各位。

邢猛:大家好,我是来自科大讯飞的邢猛,科大讯飞专注于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场景包括教育、医疗、智慧城市,当然也包括智能汽车。我来自智能汽车,我们为主机厂提供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包括智能交互,智能座舱,最近这两年还做智能驾驶。整车企业是很大的企业,我们也为整车企业提供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销售智能化解决方案。 谢谢大家。

王闯杰:大家好,智慧芽是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商,一直深耕于汽车行业,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致力于为全球创新服务。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智慧芽在汽车行业与很多主机厂、供应链企业有着深度的合作,给企业提供创新灵感触达、创新情报快速挖掘等。

何思翀:谢谢三位的介绍,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产销量创了历史新高,这十余年来,背后产业基础也在逐步壮大,特别是今年4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这也标志着象征着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成为新的赛点,有点像PC端、手机端过渡,汽车正从功能机时代迈向智能机时代,各位都是来自汽车产业链上不同的端口,不同企业对此有不同的观察和体会。

近十年以来,您认为汽车行业发生哪些深刻的科技变革,让汽车百年行业产生新的变化和机遇?

龙梦竹:第一个我们会觉得新能源技术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引领时代下,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到了上世纪50年代,日企霸占市场龙头,20世纪初,是德系车的天下,近八年,中国新能源在世界排名连续八年排第一,近十年是以中国为代表智能化、电动化新一批新能源汽车是占据整个市场的鳌头。最近我们看到从2022年到今年,有很多海外传统车企包括大众、宝马纷纷寻求跟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合作。在新能源里面包括电池电驱电控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是引领世界汽车产业变革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技术,近十年可以划分为三段,2018年以前我们还在用上一代老的传统语音识别技术,拿语音替代某些按键和触控,在某些单一功能上达到匹配。2018年以后,像小鹏、理想、蔚来新一代汽车势力出来以后,作为变革先驱,也影响着传统燃油车,从传统语音识别到新一代人机交互变迁。最近去年、今年大模型出来以后,我们也感受到现在在整个智能座舱智能化交互逐步向大模型时代进行变迁。这两个点是近十多年、二十年我们感受到最大的在汽车行业下最大的变革。

邢猛:龙总给我们分享的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成就,是很值得我们骄傲的。

宏观来看电动化、智能化都能看到比较好的发展趋势。从关键技术上看,第一个传感器正往小型化、精确化发展。第二个是云计算、云服务、边缘计算技术,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也催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个是芯片算力的发展,国产芯片以及大算力芯片的发展在智能座舱发展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第四个是操作系统,中间件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对智能座舱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近几年的座舱内的软硬分离方案的发展。第五个是AI技术,AI技术对于升级智慧出行体验起到了核心作用。

这些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的都是结果,背后一定是有催动技术进步的诉求。首要的一个原因,汽车以前是交通工具,为了实现从A到B。现在汽车属性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了。现在你出行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车,它是私人的,而不是“公共”的。第二个,回家之前很多人都会在车里休息一会儿。休息干什么?他在听什么?他在想什么?用什么?这都成为了新的需求。第三个,最近露营很盛行,新能源车都在打全家出行概念,车里就可以露营,车对车主来说,促成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正视用户对车定位的变化、使用方式的变化,驱动我们创造场景、技术满足用户。 举个例子,龙总也提到语音交互,我就是做语音交互的。以前我们做语音交互,车里就一个主驾驶,核心任务保证驾驶安全,就搜导航、打开收音机,在车里面,基础命令词交互就能够满足诉求了。后来发现不一样了,全家人都要出行,不能只照顾主驾驶,还有副驾,后排还有儿童、老人。

并且需求的东西不仅仅是操控汽车,还要提供吃、喝、玩、乐、游等信息的内容,从命令词交互升级到了对话交互。现在不仅仅是对话了,刚才说的陪伴,陪伴过后车主希望这个车给的反馈能情感化、拟人化。最近发布的ChatGPT 4o里,情感化反馈和共鸣就非常关键。一个底层用户诉求的变化,加上技术恰当时机的出现,共同推动产生了这样一个结果。

王闯杰:我认为,智能汽车产业变革不仅仅是单纯技术的进步,更多是在重新定义未来城市的出行方式。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等新技术的出现,为汽车百年工业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智能化相当于传统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变成有大脑、有眼睛的智能伙伴;网联化让我们的汽车能够与云端以及周边车辆,还有城市里面的道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数据交互成为可能,电动化更不用说了,近几年来电池技术不断突破,使得我们续航里程不断增加,加上快充平台技术以及换电技术能力的持续迭代,不仅是在提升驾乘体验,同时也在推动社会能源结构的变革和转型。 以上这些技术除了让消费者在汽车产品功能体验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外,也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何思翀:谢谢几位的分享,从几位的观察来看,汽车行业确实是非常庞大的产业链,底层受到很多基础建设包括技术创新以及用户需求的支持,只是说到现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以深入再加深驾驶和座舱的体验,通过这种技术创新给汽车行业带来新的技术增长的动力。

龙总,思必驰在人工智能对话领域深耕十年,随着AI发展的趋势,思必驰如何在汽车领域找到与大模型、AI相结合的产品?

龙梦竹:第一个思必驰一直做人机对话,我们在2007年开始创立的时候就做人机对话,语音只是一种音频信号而已,核心还是语言,我们2015年先进的后装,前装智能化还没起来,后装比前装先起来,后装智慧后视镜,后装HOD,要进前装被取代的市场,在后装所有产品,那个时候是以智能化交互为唯一的卖点,这里说不是噱头,而是整个智能化程度作为唯一卖点,我们当时在后装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在2019年进前装以后,以前汽车前装市场,国内外来看,基本上被传统语音巨头垄断的,垄断的后果整个技术迭代特别慢。

2016年有一个特别火的爆笑视频,山东纠正哥2017、2018年在车里说话只能用语音匹配文字、功能,做不到任何自然口语交互,整个变化是在2018年以后,2018年、2019年小鹏刚出来的时候,被誉为新智能化汽车第一案例,被誉为中国特斯拉,之所以被誉为中国特斯拉凭的就是中国座舱智能交互,首先把声音复刻,让机器能够用你家里人的声音、自己的声音,声音复刻技术到小鹏里面,分区识别,主驾、副驾用到小鹏里面,用语音来开关窗、控制温度、调整座椅,在安全与否系统设计有很大的挑战,先放到小鹏里面,这是跟着合作伙伴一起做变迁。

在现在的大模型时代下,也把大模型和自己平台进行了优化,推出升级解决方案,我们相信在大模型进入汽车里面,单一千亿级大模型并不是满足所有的需求,我们选择走另外一条路,我们负责给车厂提供针对汽车垂域场景大模型,用1 N的方式,我们做1,配合车厂做N,有多人设的功能,能针对不同性别、不同车主、不同乘客提供个性化内容,大模型在今年年底会有十余款新的车型统一做大模型技术更新。

最后一句话,所有技术的迭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十年前、三年前、去年,才能看到整个科技、交互、AI到了什么样高的水平。

何思翀:刚才讲到大模型出现了以后,让AI有了更多与人交互的能力,具体需求怎么挖掘的?

龙梦竹:两方面,一个是靠前瞻基础创新引领去挖掘市场需求;另外一方面配合车厂,配合客户和终端用户从他们的反馈里面再反促技术的进步,这是所有技术型行业有的,市场跟原始创新双轮驱动,都是这个路径在走,技术创新不能离开市场,市场对技术的需求也不能天马行空。

何思翀:邢总,科大讯飞是更早进入行业,科大讯飞在去年推出自己的自研大模型,从科大讯飞的观察来看,大模型有催生出汽车智能化新的场景吗?

邢猛:传统语音交互就不多说了,像大模型技术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全新的物种,而是模型更复杂了,参数量更大了,训练数据更多了,产生的这个结果是超出了我们预期的。

从去年到今年,行业内涌现出大模型的百花齐放,并且很多都发展的不错。根本原因来看,其实是大家过往一直有一些积累。而在未来,大模型肯定也会遇到挑战或者是瓶颈。比如说大家做了很多大模型,很多大模型都各有特色,而不是一家大模型做的在所有领域里都非常有优势。这里面有一个核心原因就是数据,因为不可能有人拥有所有垂类的精标数据。第二个很多大模型都从免费转向收费了,这是从算力的原因来看,不可能长期无序花钱去买算力。 汽车内怎么应用,大模型技术还是首先要解决高频、刚需场景的问题。吃喝玩乐游或者是车内人的刚需车控使用是非常明确的。利用大模型,第一个可以把交互做的更自然,第二个可以把交互准确性做的更高。深度自然语音理解是大模型擅长的地方,利用大模型来解决交互准确率的难题。

第二点,我认为是在跨领域场景上做统一交互界面设计,未来是大模型比较好的应用场景。以前在车内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去APP化理念,但是去APP化不好做。大模型最擅长的,就是跨领域知识理解、贯穿和生成。要在一个垂直领域做的很深,又能够突然之间跨领域,大模型就可以做到。当我有了一个很高阶的大模型智慧,在语言对话界面里,问他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随时贯穿过去。在汽车领域,用大模型应用来重构未来的交互方式和交互界面,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第三,应用场景我们还需要行业内共同创造。以前我们讯飞做语音,就提供了开放平台。开发者一旦进来,就会出现行业的百花齐放。有了大模型以后,大家都在搞开放,大家都在卷价格,最受益的就是开发者。门槛降低以后,更多开发者加入进来,就会把更多新的灵感思路注入进来,快速促进行业可以快速创新应用发展。

何思翀:王总,智慧芽跟前面两位切入点不一样,智慧芽一直专注知识产权和创新服务,为车企提供创新研发决策支持,从智慧芽的观察来看,国内汽车企业的创新是什么样的?

王闯杰:国内汽车企业的转型是风起云涌的,智慧芽跟车企、汽车供应链都是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能感受到现在大家都是要争取技术创新的优势地位。那怎么做到竞争优势,要有两点。

第一个要做技术环视;另外一个要做技术远视。 “环视”是指着眼于当下,了解汽车行业创新方面的技术开发现状是什么样的,让企业在这个阶段的技术创新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远视”是指着眼于未来,要时刻洞察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去做判断,让研发成果储备,始终快人一步。

智慧芽见证了过去十年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专利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等,相比其他工业领域来说都是爆发式的增长。从专利质量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不仅仅是主机厂,还有汽车供应链很多供应商开始有意识围绕核心技术来做专利组合布局,持续输出高价值专利。

智慧芽这些年来一直以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深耕汽车行业,持续加大投入。我们的目标是为车企更好地寻求创新灵感,更加高效地洞察先进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并快速导入到实际研发创新工作中。

目前,智慧芽已经构建非常专业、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比如我们面对研发人群构建创新情报平台,这个情报平台就是为了要帮助研发人员降低专利等技术信息的检索、阅读的难度。因为有很多专利文本相对来说比较晦涩。

我们也有AI工具,能够帮助研发人员把创新想法拓展为相对饱满、规范的技术交底书。我们希望能让研发人员彻底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发创新的更多环节中去。此外,面对知产人群,我们提供专利数据库等产品服务,也有相应的知产管理系统、风险防控服务。通过上述能力,我们希望助力汽车企业将创新成果在国内产品上市或者是企业出海中显著提升效能,助力汽车行业腾飞发展。

何思翀:环视、远视,可不可以举一两个例子感受智慧芽怎么帮助车企抓住创新苗头快速推进?

王闯杰:说到“环视”,比如在某个技术领域,如自动驾驶或者是激光雷达等,某家企业要做相应的技术创新,那首先要看世界范围内现在已有哪些技术,以及在这个技术主题下,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是什么样的。

另外,某行业的头部企业会预判技术行业发展的方向,围绕某些技术领域或者开发方向先行一步进行技术布局,这是所谓的“远视”。

何思翀:回到面向三位共同的问题,汽车行业是被视为移动互联网可能是下一个风口,在科技与实业结合的过程中,听一下三位讲一讲什么样的汽车科技企业能够更好在市场当中立足。

王闯杰:核心技术永远是企业行稳致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压舱石。现在都在说,智能汽车在风口上,那在风口上也意味着更多、更强烈的竞争。我们看到,汽车行业开始越来越多地卷产品、卷价格。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打造企业独特的技术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那如何才能打造技术优势呢?根据我们智慧芽与客户的交流来看,更多还是要从探寻技术开发趋势的方向,逐步聚焦并且明确企业自身与先进技术在汽车领域能够引发的“共鸣”,将这些技术创新点在早期就进行规划和布局,最终通过专利保护的方式逐步形成自身技术优势的护城河。

在过去十年,手机和通信行业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激烈竞争,专利诉讼频出。汽车行业未来必然也会面临手机行业类似的情况。因此,我们建议汽车行业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尽早规划布局和防范风险。

邢猛:说三点感受,最近几年可以看到汽车发展变化很大。用积极心态去拥抱变化,从车展来看,汽车公司一把手或者是很多行业大佬面对他用户的方式都改变了。很多大佬选择了用直播的方式,直面用户,倾听用户。

这么一变化以后,我们对车厂的服务方式、开发方式、交付方式都会跟着发生变化。 现在和主机厂合作不仅仅要考虑我把产品交付过去就结束了,更要参与后续整个产品运营、生态维护,用户管理的过程。 第二个还和第一个有关联,现在车厂很关注用户,最近和几个主机厂交流设计一个产品,他们自己对细分产品的定位琢磨的很深入。

有一个主机厂跟我说,他希望交互反映出来车主跟车是亲密信任的关系。而另外一个主机厂的要求是,车主交互和车是保持着亲密但又有一定的距离。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理解车厂对用户深刻细分的认知变化。 第三个我们要做长期持续的投入,车投入周期也比较长,要把投入聚焦,并且做长期规划。

前两天跟主机厂沟通,他们做了大模型详细评测方案,有很多标准,拆解很多维度。他们向管理层做内部汇报,他做的报告是有很多微观层面细节的。管理层提了一个问题,能不能从宏观层面分析当前公司在AI领域投入的资金量是什么样的?未来三到五年AI需要的投入量又是什么样的?这就对我们在宏观层面的长期投入、聚焦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龙梦竹:我的想法跟老邢差不多,相信技术但不用迷信技术,大模型技术出来以后,很多一窝蜂就上来了,包括我们跟很多车企合作的时候,车企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相对理性的,合作小家电、IOT其他设备厂商的时候,第一个先找我们聊讨论大模型我们能不能用得上,产品里面加上大模型以后有什么样的功能迭代。我们跟车企聊的时候,车企相对来说比较冷静,他不会为了把技术给硬加进来,不惜任何代价先打大模型的噱头出去,大部分的车企很理性。

现在我们有很多功能包括人机交互、智能座舱哪怕没有大模型也可以实现的,用传统AI技术和大模型技术的决策,我们会寻求性价比,同样一个功能的实现,用传统的技术还是把大模型加进去,带给我们产品增加有多少,相信技术但不要迷信技术。

第二个观察用户并且关心用户,刚刚老邢说了一句话很对,现在车的细分越来越明显,以我们现在合作的客户为例,比如有专门针对接孩子上下学的代步车,有专门定位汽车露营的郊游房车等,分析用户的情况,不同用户和不同车主在智能座舱场景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功能服务,开大货的司机和给老板开车的秘书,他们对车机、智能座舱的要求是明显不一样的,没有办法拿一套方式走天下。

第三个选择合适且长期、且性价比最优的合作伙伴,在现在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长远的利益。

何思翀:请几位嘉宾描述一下五年之后我们会拥有什么样的智能汽车?

王闯杰:技术发展常常会突破我们的想象。我想,未来汽车会是懂你所想,给你所需的智能伙伴。我们在各类技术信息中,已经洞察到很多有意思的、前瞻的汽车功能技术点,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比如,汽车座舱里面的卫星通讯功能,以及在某种危险场景通过特定语言进行报警的技术,还有智能座舱内沉浸式体感游戏技术、飞行汽车领域的弹射座椅技术等。

另外,行业内大家都在谈大模型,不仅仅是主机厂在修炼自己的大模型,生态链服务商也在跟进,纷纷探索大模型“上车”的路径,比如赋能汽车提高感知能力,再比如在智能座舱中提升人车交互的能力等。总的来说,以上技术点都是汽车行业对于汽车产品技术在未来布局的思考,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不远的未来,不光是汽车产品,整个汽车工业都会焕然一新。

邢猛:表达一下自己的愿望,五年以内汽车从外表来看是差不多的,坐进去的灵魂是不一样的,你要是喜欢飙车,自动驾驶给你的乘坐体验、交互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喜欢舒适平稳的驾驶,自动驾驶、交互体验给你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从更长远来看,我希望未来的汽车是你家庭的成员,是可以移动管理的管家:下午四点钟后帮你把孩子接回家,六七点钟把你的老婆接回家,最后再把我接回去。周末想订一个外卖,跟汽车说一声,汽车就可以到指定地点把东西拿回来。未来汽车可能真的是家庭成员,为家庭提供更好的服务。

龙梦竹:三点接孩子,六点接老婆,七点接自己,这是比较远的情况,目前来看汽车正在逐渐成为我们的情感伴侣,大家关注大模型,可以看看最近 GPT40的发布会演示,ai可以具备对人类情绪的感知和反馈能力。AI最大的应用场景一个是车,一个是家,我觉得在未来汽车会越来越变成我们的情感伴侣。变不成情感伴侣也是跑在路上的第二个家,意味着交互更加自由,也意味着跟固定的家是有联动的,车家联动,把车家联动做的特别好的,目前还在路上。谢谢。

何思翀:谢谢三位对未来五年的展望,AI的出现可能会重新定义汽车对我们的意义,上下游生态不断重构,各个企业不管是车企还是上下游企业都是围绕自身优势做大做深产业布局,最终实现高价值、高质量的发展,非常期待大家紧抓AI新型技术带来的变革,奔赴未来的五年、十年。

0
点赞
赏礼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617470285 邮箱:617470285@qq.com
关于作者
天外天(普通会员)
文章
471
关注
0
粉丝
0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成员 网址收录40334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192755 电子证书828 电子名片52 自媒体25496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9035174号-7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