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不少消费者在买家用车时会更加倾向于电动车,可以上绿牌、免购置税、用车成本低,看似集众多优点于一身,但乘坐起来容易晕车成为电动车最大的痛点,令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之所以电动车容易晕车,主要原因还在于加速特性和燃油车不同、部分车型的能量回收系统做的很突兀、电机运行的噪音比发动机更低,导致乘客在行驶中感觉缺乏参照物等。其实说白了就是眼部视觉和耳朵前庭系统对于运动的感知不一致,当大脑接收到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时,会误以为是神经霉素导致的幻觉,从而产生恶心呕吐的反应。
那么是不是所有电动车都会晕车呢?为此我们找来了一汽-大众ID.4 CROZZ、问界M5 EV以及比亚迪宋PLUS EV这三款目前市场中主流的家用纯电SUV,在车顶天窗处安装单摆球装置,以此来模拟人体前庭及脑垂体,并设置了匀速加速、能量回收、“晕车之路”三项测试,通过观察摆球的晃动幅度,一起来揭开电动车晕车的神秘面纱。
首先出场的是问界M5 EV,在华为的光环加持下,这款车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驾驶员稳定起步之后,车身姿态控制的还不错,但电门比较灵敏,想要稳住40km/h的速度,比较考验驾驶员的“黄金右脚”,最终摆球晃动幅度为80°-110°。
对于电动车而言,能量回收也是日常用车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功能。
在第二项测试中,我们将三辆车分别以20km/h、40km/h的速度通过固定长度路面,展现能量回收力度低和高时车顶摆球的状态。
本轮率先出场的是一汽-大众ID.4 CROZZ,在D挡(能量回收力度低)状态下以20km/h的速度行驶时,车内几乎感觉不到电机的拖拽感,和燃油车自然减速的感受比较像,车顶摆球也很平稳,晃动幅度只有85°-100°。
以40km/h行驶时,调至B挡(能量回收力度高),车辆的减速感相对克制,避免了因为减速造成快速重心转移而带来的不适感,整个40-0km/h减速过程中车顶摆球在75°-113°之间晃动。
在燃油车时代,一汽-大众的底盘调校能力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进入新能源时代,ID.4 CROZZ也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优秀基因。在一部分消费者印象中,电动车几乎已经和晕车画上了等号,但通过这三项测试,ID.4 CROZZ却颠覆了我们的认知,成功打破“电动车晕车”的魔咒。
不得不说,虽然如今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大放异彩,但真论乘坐体验的话,像一汽-大众ID.4 CROZZ这样的合资品牌纯电SUV还是要更胜一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387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232077 电子证书1026 电子名片60 自媒体4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