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科技科学 > 新一代电动汽车,醇氢电动何以塑造新质生产力?
新一代电动汽车,醇氢电动何以塑造新质生产力?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6-06 14:22:18
132
管理

新能源浪潮之下,醇氢电动凸显出新一代电动汽车的独特优势。

时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汽车产业正加快由传统客货运交通工具向科技创新载体方向转型升级。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同样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技术的发展。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491万辆,占全球比重超过60%;此外,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在连续9年销量全球第一的基础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在不断做大走强的关键赛道上。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诸多新技术于一身,符合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显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对促进我国汽车业乃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附加值及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当前,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0%,而其中大约一半来自公路货运。相较乘用车,商用车消耗了超过一半的车用汽柴油、排放了全部汽车56%的二氧化碳和80%的PM污染物。因而针对商用车的节能减排,对推动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意义重大。

同时,中国能源资源素来具有富煤、少气、贫油的特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为2.09亿吨,同比增长2%;进口原油达5.64亿吨,同比增长11.0%,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2%。因而探索多元化的绿色能源替代,不仅有利于减少碳排放,而且有助我国掌握能源安全,避免卡脖风险。

在新兴绿色能源之中,甲醇以其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使用安全便捷等特点,迅速进入了有识之士的视野。当前我国甲醇占全球产能60%,甲醇能源我国自主可控,符合中国国情。而甲醇燃料与甲醇汽车发展历经40多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标准,甲醇燃料标准化体系已经建立。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基于此,中国甲醇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2023年,远程星智H8M醇氢电动轻卡、吉利星际醇氢电动城市客车C8M两款产品正式上市,更大限度发挥甲醇能源的经济高效特性,标志着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实现商用车产品线全覆盖。其中,远程星智H8M醇氢电动轻卡作为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摄影车,赢得杭州亚组委高度认可。

醇氢电动路线是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的特色战略技术路线,从商用车使用场景出发,远程开发了醇氢动力链,并积极探索醇氢与电驱相结合,并先后推出了醇氢电动动力链和面向未来的醇氢电一体动力链等多种动力类型。

作为新一代电动汽车,醇氢电动车型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应用优势。在我国北方地区,醇氢电动技术有效解决了极寒气候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衰减问题。2023年12月,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牵引车仅靠一箱绿色甲醇完成1341公里的极寒超长挑战,并经中国汽研专业测试,荣获“高效性能重卡”认证。

醇氢电动系列车型一上市,迅速赢得市场青睐。经实际运营数据反馈,吉利星际醇氢电动城市客车C8M在天津和大庆的运营效果极佳,收获高度认可。据天津滨海公交公司实际测算,相较之前的纯电动客车,每百公里能耗节省成本37.9元,节能约1/3。

今年5月31日,远程星智H8M醇氢电动轻卡向京东物流陕西省区批量交付。该车型最高续航可达1100公里,属于新能源产品,享受绿牌路权,并且能耗成本比燃油产品大幅降低,对比纯电动车无需高度依赖充电桩,有效解决了用户的补能焦虑,可满足城配用户多元场景使用需求。

坚持“醇氢 电动”两大核心技术路线,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稳居市场头部地位。其中,以醇氢电动为核心,研发、制造、销售醇氢能源新一代电动汽车,开发、应用绿色甲醇制备新技术,通过醇、车、货、站、金融等一体化设计,构建多元化绿色甲醇运力生态,推动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从国家层面,已经将甲醇能源作为继电和氢之后,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第三条技术路线。瞄准甲醇能源应用突破口,醇氢电动等创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

未来的汽车产业本身就是以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为发展方向。醇氢电动,新一代电动汽车,正依靠科技创新和规模化推广应用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中夯实领先地位,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0
点赞
赏礼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617470285 邮箱:617470285@qq.com
相关文章
关于作者
般若鱼(普通会员)
文章
425
关注
0
粉丝
0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成员 网址收录40334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191546 电子证书820 电子名片51 自媒体25086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9035174号-7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