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协同为华为首创,基于华为云,实现华为生态的多端口通过一个ID实现数据共享。当然这个场景非常类似Apple iCloud的隔空投送,但是华为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了PC端与移动端的深度整合,你可以通华为PC设备实现对移动端的轻松控制,华为也将这个场景称之为:超级终端,寓意任何任何一台华为PC都是华为生态中的超级终端。
华为从一家通信设备制造商,成功开拓了终端市场,快速成为移动智能终端的领头羊,除了硬件要素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在技术领域的探索。多屏协同,从技术角度看,其实难度并不强。但,从应用场景的视角看:只有深度整合多项技术,才能实现这个场景。
反观其他设备厂家,目前都在这个场景缺少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小米还是OPPO,还是vivo,但就某一场产品而言,国产品牌都呈现出后来居上的趋势,但是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智能终端对于我们而言,已经不仅仅是生活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工作、消费、商务等各个场景。
华为终端崛起的背后是多种技术的应用:
Apple可以称为国产品牌商的师傅,除了硬件制造技术的应用趋势,关键在于软件应用生态的建设模式与趋势。从App Store到云计算的协同,都可以说是让其他品牌商体会到智能生态建设的方向,而这个方向甚至在影响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应用场景。
但是在技术应用上,华为要走的更为彻底,例如多屏协同理念背后则是以华为PC设备为终端控制设备,深度整合智能手机、华为pad,包括未来的智能汽车中控屏,某种程度上对于华为而言,华为PC不仅仅只是一台生产力设备,还拓展了手机在商务场景中的应用,最为典型的则是社交、聊天等场景可以基于ID实现数据贡献,通过PC设备提升效率,这个场景目前Apple依然没有实现。
通过这个场景,我们看华为时,就不再是仅仅是一家移动智能设备生产商那么简单,华为云,智能硬件,IDE,通信,芯片等等,这一系列技术都被整合到智能终端设备之中,才实现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应用场景。
生产力才是最终的星辰大海:
智能手机的价格水涨船高,而随着芯片计算能力的提高,高端手机只有实现了在商务领域的突破,也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终端,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
硬件制造水平,很容易通过时间追平,但是基于软件应用场景的体验才是用户难以离开的根本。Apple的用户除了喜欢Apple的硬件制造质量,还有逐年累计的数据沉淀,这些都是背后难以宣传出来的细节体验。
去年OPPO也推出了折叠屏手机,今年vivo也即将推出折叠屏手机,再结合算力性能,智能手机已经出现性能剩余,而消化这个只能是朝着生产力工具方向发展。
决战生产力:
没有生产力的智能设备,无论性能多么优秀,终究将是好看但不实用的水中月,镜中花。唯独实现自我生态的多端口协同,帮助用户解决产出效率,才是未来高端市场,甚至是智能终端市场唯一的出路。
包括智能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