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photo / 图)
如今,人与人的关系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脆弱和紧密,就像蛛丝结成的网络一样,四通八达,晶莹华丽,但是一碰就碎。
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交流不再是面对面,也不需要借助书信等传统媒介,思维和情感都可以通过数据进行传递,好处显而易见,就是既轻便又快捷,时间成本极低,但坏处也在逐渐浮现。
比如说,你可能分不清网络另一端跟你聊得火热的,是人,是机器,还是“幽灵”,因为他们跟你聊着聊着天忽然就不见了。
近几年,“ghosting”这个新词被添加到牛津字典中,用于形容没有任何解释、突然停止联系的社交行为。因为“ghost”在英文单词里本身就有“幽灵”的意思,我们暂且把这种诡异的状态称为“社交幽灵”。
你经历过ghosting吗?很多人把这个词理解成“情感关心中的冷暴力”。从手段上来看,突然中断沟通这一行为确实带有惩罚的味道,跟冷暴力有点像,但不同的是,冷暴力除了在言语上消极处理,还会在一切的生活中画上休止符,“ghosting”的发生更多是基于即时社交通讯软件。
而且,这种在社交关系中莫名其妙玩失踪的状态,并不局限于爱情。不少网友声称自己在线上交友时,曾经碰到过“社交幽灵”,比如说自己在诉说着感兴趣的话题时,对方突然没影了,甚至疏于敷衍,没有任何回复,直至友尽。
所谓网络缘分一线牵,明明只是隔着一条网线的情分,有必要这么上头吗?但真实的情况往往相反,上网聊天花不了几个钱,时间成本才是巨大的支出。
今年,加州理工州立大学的团队采访了21位幽灵式社交的受害者,深入了解他们的故事,总结出几种经历过“ghosting”的社交后遗症:
困惑。受访者很难搞明白谁该为感情的破裂负责,有时候会贬低自己,总是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找理由。受访者努力为关系的结束寻找理由,结果却无法释然,更加悲伤。
脆弱。受访者变得脆弱和犹豫,不敢建立起新的情感关系。
研究人员认为,线上聊天的匿名性和安全性,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替代的交流体验,因此部分人自知不可深陷,但仍旧不可挽回地将大量情感倾注其中。然而对面的人只需要下线,切换别的账号,不需要对行为担责,留给你一地心碎和鸡毛。
不要以为幽灵式社交的出现是一种偶然,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主动将线上热聊关系突然中断的人,是出于各种心思有意为之。
2021年刊登在《大众传媒心理学》上的研究,曾对76名大学生的“ghosting”经历作出调查。一些学生承认,他们在社交关系中不告而别,是因为自己缺乏沟通技巧,没有办法与对方展开真诚和走心的谈话,而另一些学生认为,他们有社交焦虑,没有信心维系一段良好的关系。
不难发现,线上通讯的便利和匿名性,降低了人们开始社交的难度,也减弱了部分人对于维持情感关系的责任心。有受访者表示,比起当面宣告分手,一声不吭地从通讯列表中消失,显得不是那么体面,却更加温和。
(IC photo / 图)
认真道别很难吗?在前些年的社交平台上,我们常常可以在日常分享中看见一个关键词“仪式感”,仪式感传达出来的意思,其实是把某个日常的行为赋予庄重感,用以对抗平淡生活中的虚无和焦虑。幽灵式社交显然就是站到了仪式感的反面,轰烈的开场,猝然的结局,留给对方无尽的疑问和挫败。
然而对于主动成为“社交幽灵”的一方来说,他们选择断绝关系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洒脱,反而承受着不小的心理压力。
研究结果表明,大约有半数“幽灵”受访者对于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和悔恨,而那些说不出的再见,使他们越来越无法享受真正的亲密关系,把消极的回避策略当成一种习惯,一种自然,形成恶性循环。
也就是说,即使人们对不告而别感到内疚,但仍然会在下一段社交关系中突然消失,熟练地将其作为结束感情的方式。
同时,研究人员指出,拥有“黑暗三性格”(Dark Triad)和回避型依恋性格特征的人,更容易成为“社交幽灵”。心理学上“暗黑三性格”可以描述为自恋,精于权谋和精神病态,共同的核心特质是自私冷血,操控别人。而回避型依恋人格的最大特点是消极退缩,既依恋亲近的人又主动回避。
猛一看提到的几个性格特点,好像都有点病态,但实际上这些性格特征都是特别常见的,只是每个人展现出来的程度不一样。甚至有研究认为,适度的黑暗三性格可以帮助人们在职场上走得更远。
对此,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加强同理心和提高沟通能力,也许能够帮助“幽灵”说出再见,体面结束一段关系。试着反思,学会接受自己,尽量不要过度自责,也不要习惯性地用消失替代告别,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从业人员的帮助。
总而言之,粗暴地直接切断沟通是很简单,通过消极和逃避换取短暂轻松的同时,也为无尽的社交障碍埋下伏笔。勇于直面关系的结束充满挑战,没有人想挑起一场可以预见的对抗,忍受分离带来的不适应,但有时候长痛不如短痛。
小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