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划重点
ChatGPT可以理解为集成AI大数据、云计算等等诸多技术的综合ICT系统。ChatGPT当前仅仅处于「可用」阶段,迭代至「可信」阶段时,就能替代搜索引擎,现阶段只能与搜索引擎并存。ChatGPT会在离互联网较近的行业快速落地,C端快速覆盖,之后在B端广泛深入应用,非创意、重复性劳动或将被取代。现在谈ChatGPT产生自我意识为时过早,AI到底对哪部分人类会产生替代效应才是更值得关心的。面对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强大攻势,中企需要「喜欢」风险,重视全球化,加大投资。丨概述
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遍互联网,从诞生到月活1个亿,只用了2个月左右。
什么概念?根据Sensor Tower的数据,时下热门应用之一的TikTok,实现1亿用户耗时9个月,Instagram用了30个月,ChatGPT爆红可见一斑。
爆炸式的用户增长速度,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行业和用户,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和应用的关注。
与此同时,巨头、和创业者们也开始在这一赛道上压重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ChatGPT作为综合ICT技术的一种,相较于过去的AI系统,在质量和感知方面有着明显提升,但当前仅仅处于「可用」阶段,只有达到「可信」,才能替代搜索引擎。
沈阳表示,未来,ChatGPT相关应用会在互联网行业落地,「非创意、重复性脑力劳动」将会被取代。在对话中,沈阳还强调,中国企业面对美国科技公司如此快的创新速度,需要改变观念,要创新就需要「喜欢」风险,各行各业共同努力才能让中国互联网走出更好的一条路。
01ChatGPT是大模型人机对话系统目前无法取代搜索引擎刘兴亮:OpenAI推出的ChatGPT,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背后涉及到哪些技术?
沈阳:Chat GPT是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人机对话系统。
从技术方面来说,第一是大数据,它所拥有的数据量庞大;第二是Chat GPT拥有大模型,工程调优方面表现不错。上线等同于开展社会训练,用户在使用它时,等同于给它「喂」语料。
从我的角度来看,它是集成AI大数据、云计算等等诸多技术的综合ICT系统。
刘兴亮:过去也有很多类似的聊天产品,为什么只有它火?
沈阳:为什么只有它火?首先是造成认知震撼。
相较于过去的AI系统,ChatGPT在质量和感知方面有明显提升,这是造成巨大冲击的原因之一。第二,它覆盖的创作类型较多,既精通编程,又精通写诗,相当于文理双修,这是比较罕见的。
用互联网的视角,可以看做潮客和极客两种人格属性集于一身,这非常有魅力。另一方面,在一些多轮对话案例的上下文逻辑上,ChatGPT的表现要好于以往公开的一些对话模型,这也让人印象深刻。
刘兴亮:ChatGPT是否真的有可能取代搜索引擎,它的核心定位是搜索吗?
沈阳:这需要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与人聊天有很多目的,比如交流感情、获知信息。
获知信息是使用搜索引擎的本质诉求,所以人与人的对话,覆盖了搜索引擎的用途,换个角度来说,人机对话产品如果足够优秀,就会覆盖搜索引擎的用途。
随着时间的发展,可以预测在一年内,美国市场人机对话产业的竞争格局,就将初步形成。
如果两个月活跃用户就达到1亿,那么3亿用户将会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再之后的节点是10亿、20亿。如果OpenAI再拿到新投资,拿到100亿美金,接下来的核心规划肯定是部署更多的服务器,增加更多的标注人员,以及进行大量的参数训练,样就会使得系统迭代速度更快。
人机对话未来深度智能化之后,可以覆盖搜索引擎的主要目的——获得信息,但人机对话不仅仅是获得信息,还有情感交流,甚至会继续演化形成情感陪伴,满足大众的情感诉求。
从获得信息的角度来说,技术影响社会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能够为大众提供基础软件使用,称作「可供」,AIGC已经走过这一阶段;第二个阶段则是「可用」,ChatGPT正处于该阶段;让一个可供的软件变成可用的软件,并且持续不断的使用,那么再下一步就是「可信」。
当ChatGPT迭代至「可信」阶段时,就会替代搜索引擎。现在它提供的很多结果是不可信的,所以目前阶段只能与搜索引擎并存。
02文本处理等重复性劳动或被取代「AI觉醒」路还遥远刘兴亮:除了目前已知的方向,ChatGPT未来还会有哪些新的应用方向,落地还需要多久?
沈阳:首先在教育领域,已经有大量学生使用ChatGPT,比如进行文稿撰写。客服领域将会大规模的引入,程序员行业也可能会进行大规模的应用。
我们做过测试,程序员使用ChatGPT来写代码,最高可节省四分之一的时间,这意味着原来需要四个程序员完成的工作,三个人即可完成,另一个程序员则可以被裁掉,所以现阶段离互联网较近的行业会快速的应用,再接下来,ChatGPT的会越来越深入应用到法律系统、医疗系统,甚至家庭陪伴。
所以,ChatGPT的应用可以概括为:C端快速覆盖,然后B端广泛深入应用。未来也存在一种可能性,由于垂直领域的应用场景差异,会出现一些行业大模型,开放给不同行业用户。
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来看,ChatGPT替代的是平庸机械式劳动,所以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是:短期内有相当多的人,可能会受它影响后,造成实质性的失业。
另外补充一点,当问及Chat GPT中国足球什么时候能更上一层楼这类问题时,实际上设计了自创的概念——叫做稳态指标,总有一些不管怎么发展也不会变化的事物存在,这种稳态指标不需要问AI,因为它是无解的,人类也不知道这类问题的准确答案。
未来,随着ChatGPT模型的数据能力越来越强,基本覆盖人类所有数据时,则会形成更大范围的信息检索,在这个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突破信息茧房。
前谷歌在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公布的一段Bard演示视频中,有用户向Bard提问,「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有哪些新发现,可以讲给我9岁的孩子?」Bard的其中一条回答道,「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了太阳系外行星的第一张照片。」来源:网络
刘兴亮:您认为国内公司从您目前找到的信息来看和国外的公司有多大的差距?这些差距都在哪些方面?
沈阳:首先是在观念上的差距。我认为国内公司与美国企业的差距很大的一方面在于对创新研发部门有业绩考核的要求。
创新的「东西」刚开始必然是亏本的,它不可能没有壁垒。特别是随着技术不断的累积性发展,壁垒越来越高,「玩」大模型,「玩」ChatGPT没有十亿人民币,根本不需要去玩,所以国内在资本的投入方面往往厌恶风险。
我认为需要改正,真正的创新一定要「喜欢」风险,不喜欢风险就很难把事情完成。
第二个重大差距是在全球化方面。美国这次会将世界上大部分的市场都抢占,对中国来说高端市场可能也会被圈占到一部分,然而中国人主要是集中在中低端市场,我认为美国抢占大市场以及渗透中国市场的格局出现的概率比较高。
第三个情况在非模式创新的技术创新方面,我认为投入不够。
如何解决?第一建立好的政策环境;第二是中文有它的特殊性,比如文言文,美国人不一定清楚;第三是汉语语料丰富,有人分析中文世界的语料占ChatGPT不超过5%。不超过5%意味着什么?我们完全可以在中文的大数据语料中超越,但实际上更加希望看到中国走出去,所以我想中国的公司,不仅仅要守住中国的阵地,还能够走向世界,占据全球华人的市场。
刘兴亮:大量互联网公司,无论中外、无论是巨头还是初创企业,都在争相押注,最后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存活,这个市场上可以容纳多少同类型的产品?「人人争先推出ChatGPT」的现状,是否代表着虚火?
沈阳:并不是「虚火」。首先ChatGPT是普遍化的的技术,会渗透到互联网的方方面面。
另外,C端市场的格局往往是二八格局或者一九格局,最后只会剩下一个占8-9成的巨头,其他人在C端中瓜分剩下10%的市场份额,所以通用型人机对话系统未来只会剩下1-2家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
这是互联网软件的规律,但在B端市场可能会形3-4家的巨头,所以C端会是一家独大,B端可能形成拥有2-3家企业的稳定格局。
如今中国互联网面临的更大的问题是什么?是走出去。过去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是先发展后治理,如今是先治理后发展。第二中国的互联网面临着中美博弈的新形势,这也是中国互联网公司新的挑战。在新一轮的互联网竞争当中能否维持原来的地位,这取决于我们的开放程度,取决于自由探索的精神,取决于产业政策,取决于学界,业界能否将中国互联网做的更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384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229150 电子证书1007 电子名片58 自媒体4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