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女朋友说和我沟通不来
问:我们都是23岁左右,和女朋友都是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前在一次跨区域的比赛认识的。后来,我就找她表白并来到了她的城市,陪她一起工作、各自租房子生活。
但她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爱说话,不爱沟通。“对我不够重视,不够喜欢”,这是她自己说的,她说一开始只是凭着好感就答应我了。
我可以适应她不爱说话这个性格,没关系,那就她做她的事,我做我的事。我给她想要的舒服的节奏。
可最近她又给闹了,说我管她了,不关心她了。就感觉跟她在一起,她的变化总是很矛盾的,她老是嫌弃我们在一起、嫌弃我们的沟通有问题,觉得跟我沟通不来。
那她又不爱表达想法,不爱表达情绪,遇到问题总是逃避,想躲过去就完事了,才造成她说的“沟通不来,我不懂她”。
我应该怎么办?(图片是长图,不知道看不看得清)
编者的话:案主提供的聊天记录确实长,请挑选着看~
冷爱回复:
选出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还是挺感慨的,因为以前我们总被扣个锅盖,要么是说我们的创作只站在女性这里;要么是说站在男性那里。
而我们一再强调说:不是,我们只站在人性这里。
今天,正好有个男性投稿,大家如果拿今天的回答,对比我们过去讲过的类似的女生故事,会看到答题思路是一模一样的,我们从未因为性别而对关系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所以,通过这个男生投稿,我想以后那些喜欢扣锅盖的同学们,应该可以稍微再收敛一下了。
1
操作篇
第一,聊天不要讲道理,先聊情绪线。
这一点,我们说过太多次,但还是要一直说。
举个例子,在这个聊天中,当女生说:“以后你忙起来,应该不会记得我”时,这个男生说:“不会的,那不至于……”。
这是一个特别糟糕的回应,因为他没有回应女生的情绪,让女孩变得更没安全感。
这时候,正确的回应是什么?
正确的回应可以说:“没想到让你担心了,我可以保证,不管有多忙,我肯定会挂念你,你自始至终在我的心上”之类的话。
这样,至少看到对方的担心,至少给这份担心一个回应。
正是他没回应女生的情绪,所以女生接着说:“本身我们就没什么感情基础”,她在进一步担心,然后她说:“又是这种态度”。
这里,女生谈话的一个重点反击,是对于这个男生态度的不满。
而这时候,如果男生没有给到对方情绪上更积极的回应,只会越聊越糟糕,把聊天变成一场灾难。
第二,聊天不要贴标签。
在这个聊天中,其实原本有个地方两个人可以产生相遇时刻,但这个男生却错过了。
这个地方就是,女生讨论说:“回家差不多花了一千”。
这时候,这个男生居然回答说:“哎……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其实,这时候就说一句:“好啊,今天你为回家的钱心疼,明天我努力奋斗,让你感到不心疼”,不就够了吗?
而男生,还在一直纠结“所以,阻碍我走进去你心里的是这个?”
他这句回应,就是给女孩贴了个隐藏的标签——“你不接受我,是因为我不够有钱”。
这种想法,在一个男人成长过程中是非常糟糕的。
可能对他来说,似乎给这个女生贴一个爱钱的标签,就可以回避自己在努力上的糟糕了。
所以,这个女生赶紧说:“没有,不是”。
任何时候,我们不要给别人贴一个标签,因为那就回避了真正的难题。
比如,也许这个女生对金钱,是不是有一种焦虑?
这是很值得探讨的。
金钱是怎么去影响两个人的关系?
这个时候,正儿八经地展开一个深度的讨论,就是两个人的相遇时刻,就会让对方感觉自己被理解了。
而这个男生,就因为贴标签,错过了一个重要的相遇时刻。
第三,聊天不能够带着恶意。
举个例子,当两个人在聊同居的议题时,这个女生明显不愿意同居,她说:“不要,我不想婚前同居”。
而这个男生会说:“你不想同居,是你跟他同居的时候老吵架吧”,然后又讲一堆有的没的。
这时候女生就说:“能不能不提以前的事情?”
这里,在这个男生的对话里,敏感的人就能读出一种隐含的恶意。
这种恶意是:“你就别装了,以前你跟那个男的同居过,凭啥到我这就不行了”。
可以说,这种恶意非常的糟糕。
并且人家女生也能感觉到,所以她说:“你不要提以前的事情”。
其实我想告诉这个男生的是:每段关系都不一样,人家以前能同居,发现错了,现在不想同居了还不行吗?
带着这种恶意讲这种话,聊天就一定只能以悲剧收场。
以上,我们举了三个例子,每个都是手把手地讲一个「聊天禁忌」,可以改进的地方。
当然,这个聊天现场全是车祸,有很多值得讲的地方,今天只是为大家呈现这三个“不要”。
首先,聊天不要讲道理,要走情绪线。
其次,聊天不要贴标签,要了解对方。
最后,聊天不要揣着恶意,要去建立善的沟通。
以上三个方面是操作篇,还有很多操作,限于篇幅有限,今天就只讲到这。
2
心法篇
第一,「性」只是关系的一部分。
显然,这个女生很好地辨别了这一点。
她有一段话说:“你对我始于色,我们本就不应该在一起”,其实就是在谈,「性」只是关系的一部分。
而这个男生,自始至终都陷在“见色起意”这个话题里。
两个人在这里产生很多很多的误会。
可以说,这个女生对于关系的辨别能力显著要强于男生,并且她有一整套自己的语言体系。
比如她谈“了解”,谈“值得”、谈“沟通”等等,她一直在谈对于关系进一步的「觉察」。
而男生,对整个关系的「觉察」很肤浅。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要建立的一个重要认知是:增强对于关系的分辨率。
这是第一个心法,每个人都要去不断增强对于关系的理解。
第二,「情绪」是一生都要修炼的功课。
在这个案例里,这个女生非常善于觉察自己的感受,她有一句话很打动我,她说:“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不耐烦了”。
她有觉察到自己不耐烦的情绪。
而这个男生,完全没有接这茬,却说:“姨妈快来了,所以……”。
然后女生就说“真的是绝了”。
一个可以不断觉察自己情绪的人,和一个对自己、对他人情绪觉察几乎为零的人,两个人都不在一个层次上,怎么沟通?
所以,我们说聊天要聊情绪线,但这只是操作。
更重要的是心法。
这个心法是,我们要去了解自己的情绪。
如果连自己的情绪都觉察不到,怎么去理解别人的情绪呢?
所以,这个女生有在觉察自己的不耐烦,而这个男生,基本上就是在和稀泥。
我们每个人都要以此为戒,每一个人都要做好情绪日记,每一个人都值得去觉察自己的情绪。
第三,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关系。
一个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想要的是一个「交换关系」;一个在处于发展阶段的人,想要的是「亲密关系」。
在这个故事里,从男生的聊天来看,他说的什么“我去给你干活了,随叫随到了”等等,说明他就处于一个交换层次、交换关系。
而这个女生对于关系的「需求层次」是什么?
从她用的词就知道,她说的“了解”、“值得”,这类词汇都在指向于「亲密关系」,指向于一种安全感、一种包容感、一种双方规则的建立。
这些,都是一个人对于「亲密关系」的期待。
而这个男生的层次根本就不在这里。
他想要的就是搭伙过日子,两个人好好过,想那么多干嘛。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在生存期的人的表现。
而这个女生明显是想要亲密关系,她是在自我发展阶段的表现。
所以他俩合不上,风马牛不相及,驴头不对马嘴,
这就是这段关系的「真相」,他们俩不在同一个层次,根本不能同频。
其实这个故事很好地解释了一件事情:
为什么很多人能有最初的相遇,但后面走不下去了?
就是因为【发展不同频】。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夫妻可以共贫贱,不能够共富贵”。
因为最初只是偶然的相遇,但后面的发展不同频了,不管是女方更优秀了,还是男方更优秀了,只要一个人掉队了就不行。
两个人在最初组队时,如果都是生存期,只要发展不同频了,就没办法一起凑合。
只要一个人冒出了头,到了发展阶段就一定会换伴侣。
而故事里这段关系就是,这个女生都已经跑到发展期了,是不可能一直跟一个在交换阶段的人一起组队的。
这就是分享给大家的第三个心法:一个阶段的人,只可以跟相同阶段的人建立起长期关系,如果谁先走到下一个阶段,只能人生路上,江湖再相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386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229801 电子证书1011 电子名片58 自媒体46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