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做了七年心理咨询师的朋友:“你经手过那么多抑郁症的案例,抑郁症的前期有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变化?”
她想想说:“那应该是——他们感到自己并不重要,说话没有人听。”
刚好前几天有一个朋友生闷气,她和母亲吵了一架,虽然知道母亲年纪大了,思维方式很难改变,要去理解她,但是她心里还是感觉委屈。
她和老公倾诉,老公说:“想开点,她年纪都那么大了,你和她计较什么?”
一句话又把她的一肚子苦水怼了回去。
马克·郭士敦|重庆出版社
他将这些道理总结成9条核心法则,教我们如何快速处理7种常见棘手的问题。
包括:
1.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2.清空成见,开始倾听。
3.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理解。
4.对别人感兴趣而不是证明自己有趣。
5.让别人感到自己有价值。
6.帮助他人抒发郁结。
7.消除错位现象。
8.茫然无助的时候,主动示弱。
9.远离“有毒”的人。
其中最难、也最重要的一环,是暂时搁置自己的需求,运用同理心,融入对方的世界。
如果在倾听对方的过程中,你并不同意他的说话,想要辩驳,试着压制这种冲动,听他把话说完。
唯有如此,对方才会认为自己是被尊重的,把话说出来是有意义的,才会进一步对你敞开心胸。
而我们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分关注于指导和改善他人,而打断别人的话。
也许你的出发点确实是好的、是正确的,但却让对方产生了抵触心理,让沟通难以进行下去。
书中有一个案例,结婚已经55年的杰克逊夫妇,总是因为日常的琐事拌嘴,最后闹到耄耋之年的杰克逊太太要离家出走。
杰克逊先生觉得妻子总是挑自己的刺,“你就是看我不顺眼,刻意针对我。”
一次争吵中,他口不择言地说:“我受够了,你要是觉得我不好,为什么不走?”。
而杰克逊太太也觉得自己很冤枉,这么多年,丈夫对自己爱搭不理。
原来,几十年了,两个人一直沉溺于自己偏执的认知里,觉得是自己在容忍对方。
其实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本能地产生自卫反应,将没有得到证实的、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判定为真实。
偏见的来源,就来自于两个人都不愿意倾听对方。
在《简爱》中,罗切斯特是游历了半个地球、见多识广的贵族,而简爱是一个出身贫寒、相貌平凡的女孩子。
罗切斯特说,简爱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你的高明之处不在于谈论你自己,而在于倾听别人谈论自己。”
简爱喜欢听罗切斯特讲话,她带着好奇和喜悦走进了他的思想,也占据了他的心。
和表达自己不同,倾听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一种善良的选择。
在他心里有同样多的苦水要倒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听朋友倾诉;
在他有无数获得新知的渠道时,他选择了信任你,通过你来了解外面的世界……
听过这样一句话: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
一份专注的倾听,是我们能给到别人最好的认可和尊重,也是最好的安慰。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386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229802 电子证书1011 电子名片58 自媒体4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