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作为科技产品
《财富》说,每一代人都会出现一些产品,它们源于工程部门的技术,最后成了人人都会用的工具。这些产品都不是最早的一代,但它们开创了一个时代。
比如,催生了PC互联网的Netscape浏览器,加速了移动互联的iPhone手机。ChatGPT之前也有很多聊天机器人,但就解放人类生产力的潜力而言,都无法与ChatGPT相比。换句话说,《财富》认为,ChatGPT在AI领域的地位就如同当年的Natscape和iPhone。
成功没有征兆
ChatGPT突然蹿红,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包括团队。
OpenAI是2019年5月才转型为企业的,之前是一家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小型非营利性实验室。大家关注的是技术,而不是产品。之后,OpenAI经历了一次内部转型,原始的团队还出现了分裂。据《财富》披露,OpenAI在几个月前几乎要叫停该项目。
团队是2022年初开始开发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然而,开发完成后的测试反馈令人失望。
据《财富》报道,OpenAI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格雷戈·布洛克曼表示,人们不知道该与聊天机器人交流哪些内容。OpenAI一度改变了策略,尝试开发专业聊天机器人,希望为特定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协助。但这个项目也遇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缺少训练专业聊天机器人的数据。
布洛克曼表示,OpenAI决定孤注一掷,对外发布ChatGPT,交给用户使用,任其自由发展。“我承认,我当时的立场是,不知道它是否会成功”,布罗克曼说。
当时,公司只有300人,但同时研发很多产品。除了ChatGPT,公司还有很多令人期待的创新。
关于OpenAI的争议
OpenAI脱离非盈利状态之后,产生了不少争议。
安全性是OpenAI被批评的一个焦点。批评者表示,OpenAI以产品为导向开发先进人工智能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这相当于向人们发放上膛的武器,这是确定人们是否真的会相互射击的最佳途径。当然,公司否认了OpenAI不再重视安全性的说法。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萨茨科尔说,“事实恰恰相反…… 以往人工智能安全被委派给一个团队负责,但现在变成了所有团队的责任…..安全性标准不断提高,我们也在开展越来越多安全性方面的工作”。
另外,还有不少批评者和教育工作者说,学生很容易使用ChatGPT作弊。纽约、巴尔的摩和洛杉矶的校区已经禁止学校管理的网络访问聊天机器人。
《财富》还引用了一些来自OpenAI员工的抱怨。比如,一位员工说OpenAI创立的目的是不受企业影响,但它很快就变成了科技界巨头的工具。另一位前员工表示:公司所关注的重点更多地倾向于如何开发产品,而不是努力回答最有趣的问题。还有,OpenAI也变得不再像以前那么开放,开始以担心其技术可能被滥用为由,收回此前做出的公开所有研究和将代码开源的承诺。
Google LaMDA(左)vs ChatGPT(右)
谷歌拥有一款强大的聊天机器人LaMDA,但由于担心一旦该产品被滥用可能影响公司信誉,因此一直未对外发布。据《时代》杂志引用谷歌的内部报告和知情人士的话称,现在,谷歌计划以ChatGPT为标杆“重新评估”其风险承受能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4 企业收录2983 印章生成239263 电子证书1065 电子名片60 自媒体5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