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AI)人工智能 > 已经火了10天,我依然要“吹爆”DeepSeek
已经火了10天,我依然要“吹爆”DeepSeek
来源:价值先生2020
2025-02-07 09:15:31
100
管理

自DeepSeek-R1火出圈以来,至今已经10天,热度略有退减。

但我依然要“吹爆”!

我算是最早一批“吹爆”DeepSeek(以下简称DS)的。去年12月写《我国在AI的两大领域“超车”美国,影响5大风口》的时候,还有不少后台留言,diss我大惊小怪、目光短浅。我当时就心想,DS再一次取得突破的时候,你们就会懂了。

没想到的是,这个突破(R1)来得这么快。

春节这几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画面:

光看这思考过程,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知道它怎么思考,更能体会输出的结果有多靠谱。而以前之所以有时被大模型“忽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黑匣子”化的思考过程,或者思考的深度太浅。

这几天以来,已经有大量点评DS的短视频和文章,有吹的,也有踩的。这很容易预料到。

预料不到的是,看好DS的博主下面,评论区几乎也是一面倒的看好。不看好DS的博主下面,评论区也几乎一面倒的不好看。让人不得不感慨信息茧房的可怕。

在美国科技巨头如临大敌、国内科技巨头纷纷加入、美国不顾脸面采取封锁、各国纷纷表态重视、全球168国下载榜登顶的大背景下,反而是自家的国人不相信、不看好……

而论证DS不是从GPT蒸馏出来的理由,随便能列出一堆。

建议“美吹”们先了解一下关于大模型“蒸馏”的一些常识。例如闭源模型是无法蒸馏的。

如果说是“数据泄露”之类,那么最容易通过泄露获得蒸馏成果的,也只会是美国的友商们。然而事实是,作为开源模型领军企业的Meta,他们的Llama模型不但成本比同期的GPT高昂,性能还比不上GPT。

再看DS的R1模型,只花费不到5%的成本,就训练出性能比肩GPT的对外最强版本(o1)的模型。堪称“小力出奇迹”。

于是尖锐声音认为,这只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有啥值得骄傲?

站在巨人肩膀上,确实能毫不费力,就跟巨人走得一样快、看得一样高远。但如果把DS和GPT的关系说成“站在巨人肩膀上”,那就是小学语文没学好了。

众所周知,要站在巨人肩膀上,首先得巨人愿意给你站吧。例如咱们今天学习知识比古人快,首先是因为古人愿意把知识传承下来。

被调侃为CloseAI的GPT,不但不对外开源,还把中国大陆列为“禁止使用”的地区,翻过围墙都用不了。所以要“站”肩膀,也是美国自己的科技企业最可能站上去吧。看看Meta的Llama模型……

其次,如果巨人不高兴了,是可以随时一抖肩膀,把你甩下去的。例如在高端芯片方面,美国就是巨人,就能抖肩膀、卡脖子。而这次面对DS,美国无肩可抖,只能把自己封锁起来。

2、这只是“从1到n”,没什么值得骄傲!

在整个AI大模型的历史上,ChatGPT是从0到1的地位,这是公认的,毫无争议的。

细心的老铁们会发现,从0到1是有前提的,GPT的前提就是“AI大模型的历史”。如果放在“现代文明历史”的前提下,从0到1的就远轮不到GPT。

所以在“AI大模型的历史”的维度,DS确实只是从1到n。但如果还是自卑地认为中国人只懂做从1到n的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

GPT-4刚出来的时候,虽然技惊四座,但对于咱们国内而言,除了靠GPT赚第一桶金的那一小撮人,绝大部分人根本无法体验GPT-4的惊艳——至今都无法体验。

直到DS的出圈。

所以准确来说,GPT是让美国(及其某些盟国)从0到1,而DS是让中国从0到1,让很多原本对AI产业想都不敢想的国家从0到1。

此前咱们能用得上的主流大模型(豆包、千问、纳米等)都是“搜索-总结型”的。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博览全网,总结出一个相对靠谱的结论。拟人一下的话,就好比一位出色的销售型人才,天南地北啥都懂,啥都能聊上几段;当然,它们比真人的脑容量大N倍,反应速度也快N倍。

作为生活助手、随身的百科全书、基础工作的助理、孩子的学习助手……都是相当称职的。

但放在一些严肃的场景,例如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工作报告被认真负责的上司骂个狗血淋头、如果你不想在论文答辩上被问得哑口无言、如果你不想制定一份减脂计划最后把自己练废……那么使用DS,会比主流大模型靠谱得多。

这是因为,“搜索-总结型”的大模型,其实准确来说,只是大模型的一种应用。就好比操作系统(win、iOS、安卓)与各种应用软件的关系。

所以有一些评论把DS类比与windows和安卓系统,就挺到位。DS作为开源大模型,允许所有人拿去蒸馏垂直大模型(也确实在春节期间就已经诞生不少好玩、实用的垂直大模型应用)。作为平台,作为争夺未来AI行业标准的制定者,DS就是从0到1。

3、美国对DS表现出重视,只是“中国威胁论”的一部分

“中国威胁论”指的是美国对我国在军事、经济、科技、文化上的一些重要突破,作出故意的夸大、并污名化。从而引起各国对我国的恐惧、疏远;此外,也有理由去“制裁”我国。

先不说美国并没有夸大DS的能力。就从结果来看,168国下载榜登顶,这结果是各国恐惧、疏远吗?怎么更像是趋势若骛呢?

至于作为“制裁”的理由,就更没必要了。回顾历来美国对我国实施“制裁”的理由,哪次不是生硬、无稽、让人瞠目结舌的?用得着说真话吗?

美国这次采取封锁自己来应对DS,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害怕出现第二个TikTok。之前要制裁TikTok,结果网民选择成为难民,然后就是赛博对账、美国梦破灭,灾难性的后果还历历在目。

4、靠掠夺股民血汗钱做出来的成果,不惭愧吗?

说到量化,美国的量化比咱们历史悠久得多、成熟得多。在咱们国内收割股民的,也少不了美资的量化。那为什么美国就做不出DS呢?

先不说就算没有量化,股民的血汗钱同样会被掠夺;同样是量化,相比光割韭菜的量化,能做出重大的贡献的量化不但不需要惭愧,还应作为榜样。

5、这只是AI界的仿制药!

仿制药有两种,一种是创新药的专利期过期后,根据公开的配方做出来;另一种是通过“逆向工程”破解出来。

GPT是闭源的,而且越做越闭源,根本没有“公开配方”的丝毫意向。所以“仿制药”指的是后者。

前面已经讲过,DS的技术架构、训练方式、性能功能都与GPT有明显差异,显然不是“逆向工程”能做出来的。

退N步讲,反向假设DS就是仿制药:

那又如何呢?

别忘了“两弹一星”是怎么来的——如果没有那一代科学家们的逆天“仿制”,咱们能有今天的繁荣强大和幸福生活吗?咱们都感谢他们、并以他们为荣,而不是谴责他们吧?

医药是高度成熟的行业,国际之间也通过长期的博弈,最后达成共识,才有的国际专利法的约束。AI跟以往任何一个新产业一样,初期各国都是纯粹的竞争关系,是军备竞赛!哪有什么专利法的约束可言?

“仿制”也是一种实力。否则,为什么ChatGPT出来两年多了,美国出不了DS、欧英日韩出不了DS,就我国能出呢?

如果“仿制”不是一种实力,为什么美国至今都出不了一家美版的宁王,而只是无能狂怒地制裁咱们的宁王?

更何况,DS并不是蒸馏GPT而来的,DS并不是AI界的仿制药。

DeepSeek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在《我国在AI的两大领域“超车”美国,影响5大风口》里,我就推演过DS是足以对资本市场造成持续影响的,并预判了对5大领域的影响和逻辑。当时的DS还只是刚推出V3模型。

现在R1模型出来了,而且火出圈也10天了,看美股和港股的反应、看各大机构的分析,可以验证我当时的推演和预判有点太超前。即使放到现在,有些预判还没兑现,依然还是超前的。

而R1模型出来后,DS对股市影响的逻辑也可以讲得更清晰。

1、通过实体经济影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大家都不会陌生。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突破经济增长瓶颈的开端,也是经济大周期的新开端。

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不断,厉害一点还能靠向外收割来勉强维持繁荣,差一点的已经是苟延残喘。发展中国家还好点,这是因为处于传导链的后段,会晚于发达国家陷入泥潭。

我国经济这几年的不景气,除了天灾人祸,其实全球经济大周期向下,可能是更底层的逻辑。

要走出经济大周期的低谷,能指望的就是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新一轮的解放生产力。而众所周知,AI产业就将是那位“救世主”。

如果新一轮的工业革命花落中国,往远了说,能在全球走出经济大周期低谷的过程中受益最大;往近了说,这几年的实体经济低迷,就能率先破局,突破经济增长的瓶颈。

实体经济好了,A股的价值也会大幅提高,不再会“十年3000点,今日仍然是高估”。

2、通过市场情绪影响

DS的成功唤醒了咱们久违的民族自信。

在股市里,这种民族自信就体现为市场情绪。市场情绪并不产生实质价值,但对股市就有实质的影响,特别在A股市场里。

3、通过产业链的价值重塑影响

DS破解了全球AI产业长期以来“堆算力”的路径依赖。直接结果就是使AI产业链洗牌,上下游行业的全面价值重塑。

例如高端AI算力的估值会松动,而且部分价值会向边缘计算和低功耗芯片转移;公有云则面临从传统服务向定制化服务的转型,价值重塑的方向就取决于转型的成败;可用于垂直大模型训练的数据资产,价值会再次得到释放;至于AI应用(包括AI智能体、机器人等),就是纯粹的受益板块,这一点已经是市场共识,无需赘述。

而无论产业内部价值如何重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AI产业将成为今年A股的一条主线:市场亢奋的时候,AI板块能跟随大盘上涨;市场要避险的时候(例如关税冲突升级),AI板块也不会遭到大幅抛售,甚至成为高股息以外的另一个抱团选项。

今天就分享到这吧。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0
点赞
赏礼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617470285 邮箱:617470285@qq.com
关于作者
冷冷的太阳..(普通会员)
文章
846
关注
0
粉丝
0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成员 网址收录40386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229843 电子证书1011 电子名片58 自媒体46656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9035174号-7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