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AI)人工智能 > 傅利叶:为AI而生!穿越人形机器人的GPT时刻|新质生产力看张江
傅利叶:为AI而生!穿越人形机器人的GPT时刻|新质生产力看张江
来源:科创板日报
2025-02-10 10:21:37
205
管理

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张江,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以其独特的创新生态和前沿技术,不断孕育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质生产力。

为调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张江科学城、财联社、《科创板日报》联合推出“新质生产力看张江”。我们深入一线采访:张江的企业如何创业创新,活力四射;张江的产业如何向“新”而行,提“质”而上。

本期专访企业: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傅利叶”)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为‘AI而生’的通用人形机器人。”顾捷表示,人形机器人是容量非常大的市场,可以承载很多企业,这个市场最主要的可能性之一,是与AI的结合,产生一个超级终端产品,类似于iPhone之于手机行业。

在顾捷看来,现在视觉语言大模型已经可以生成图片、视频,“但这还不够,我们机器人要的是最后一环,能够生成动作。所以未来的大模型将会是视觉加语言加动作的大模型,也就是vision、language、action的VLA模型。”

傅利叶的目标则是把身体给做好,未来装载最好的大模型,之后再面向院校、头部企业、场景开发者、终端客户,实现任务输出。

官方口径里,傅利叶的产品愿景是“为AI打造最佳具身载体”。沿着这个路径,傅利叶提出了“产品六边形”概念,围绕运动智能、灵巧作业、认知智能、仿生设计、用户体验和商业化应用共六个维度,明确机器人本体的能力标准和发展方向。

“我们在构思产品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全世界有这么多的最强大脑在做AI的探索,但它仍需要一个物理容器去承载。”顾捷说,“当人形机器人本体在各个维度都达到最优,成为六边形战士后,它一定会是AI最佳的具身选择。这里的AI不仅限于大模型,还包括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的全过程。”

人形机器人正在迈向及格线

不过,在大模型风起云涌的这两年,探寻人形机器人与AI的结合,也是行业内国内外玩家竞相追逐的热点,特斯拉、小米、小鹏、智元机器人、宇树、银河通用、星尘智能、优必选、星动纪元等数百家科技公司都已入局,并且走到行业前列。

截至2024年8月,全球范围内已发布的各类人形机器人数量已超过150款,而我国已有超过60款人形机器人发布问世,部分厂商的机器人产品也已进入交付环节,这个市场热闹非凡又竞争激烈。

如果从学生时代算起,顾捷在这个行业已经有20多年的从业经历。

“我们做人形机器人这么多年了,现在感觉终于不寂寞了。”当被问及如此多激增的竞对时,顾捷发出了如是感慨。

“在10年前刚开始想做人形机器人的时候,是非常寂寞的。”据顾捷回忆,5年前GR-1立项的时候,傅利叶是在愚人节那天内部官宣准备造人形机器人,“那时候都不敢对外大声说我们要去做这件事儿。”

但今非昔比,面对目前的市场格局,顾捷坦言“有压力”但也“不怕竞争”。

当下部分厂商的产品开始有交付,但目前市面上的机器人产品智能化程度,并未达到客户期待值,这些人形机器人产品从智能化到产量,正在迈向及格线。

顾捷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还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GPT时刻,也就是真正的泛化性。

傅利叶的GR-1交付量已经超过100台,属于行业真正意义上的量产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但顾捷同样坦言,远未达到“大批量”程度。

顾捷表示,当放量到几百台,能够在很多场景当中应用,才能言之及格,当能批量变成几万台应用的时候,这个评分才能达到八九十分,未来或许还需要2-3年时间,“对一个技术来说,不要太高估它半年内或者说三个月内的进步,也绝对不要去低估它3年5年能够产生的变化。”

“张江机器人产业生态已凸显”

顾捷是从2015年来到张江创业的,受益自贸区的科创生态,他在当时创立了瞄准机器人研发的傅利叶,并入驻张江孵化器。将近10年的时间,最初2人的初始创业团队,如今已长成行业独角兽。

傅利叶如今的公司所在地,正是张江机器人谷,在这片区域,顾捷也一路见证了张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当前,上海正在发力抢占通往未来的通用人形机器人新高地。去年10月,《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提出到2025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而张江又将在上海这趟未来产业的壮阔征程里,发挥重要作用。

据初步统计,我国具备人形机器人整机能力的企业超过25家,其中约一半来自上海。去年,国内发布了12款人形机器人,这其中,就有3款出自张江科学城,分别是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傅利叶、开普勒机器人。

“我觉得张江的机器人的生态目前已经凸显出来了。”顾捷表示,以前谈到上海是不会想到机器人,现在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才、跟客户接触,提到上海,大家也能够想到机器人,“上海机器人哪里最多?一定是在张江。”

在张江,你可以看到傅利叶这种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也可以发现很多做核心零部件公司,下游还有很多应用场景。另外包括一些新型的研发机构,如国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机器人中心,大学分支机构,从产学研用都已经搭建出一个很好的生态。他还强调,张江雄厚的半导体产业基础,为未来的人形机器人服务社会提供了良好的芯片算力基础。

“企业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我们希望有更多靠谱的人才到上海,能到张江。”顾捷说。

0
点赞
赏礼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617470285 邮箱:617470285@qq.com
关于作者
天外天(普通会员)
文章
842
关注
0
粉丝
0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成员 网址收录40386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230664 电子证书1016 电子名片60 自媒体46877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9035174号-7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