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一家推出一款电动轿跑,另一家就发一款方盒子硬派SUV;中国品牌续航升级配置加码,合资品牌就换代出新降价应对;这家推出更加强大的智驾系统,隔壁家就完善更全面的车内舒享功能。但最终所有的新车新技术都要接受市场检验,销量成绩是成功与否的终极裁决。近期上半年各大品牌的成绩单均已出炉,究竟谁才是“车市中考”的最大赢家?本文细细道来。
合资品牌继续被中国品牌压制
细分品牌来看,2024上半年销量前十品牌分别为:比亚迪、大众、奇瑞、吉利、长安、丰田、长城、本田、特斯拉和上汽。此前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日产、现代、别克、福特等品牌悉数跌落神坛,中国品牌已经成了中国汽车销量是“主力军”,而部分合资品牌连“腰部”位置都没办法维持。
细分车企来看,此前持续霸榜中国汽车市场的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均风光不再。中国品牌比亚迪、奇瑞、吉利和长安取而代之成为销量前四车企。持续压在中国品牌身上的合资大山已经被悄然推翻。当然,合资的力量依然不小,从头部位置下来之后,他们依托品牌积累依然牢牢守住了腰部车企的位置,前20绝对数量方面,合资品牌依然保持微弱领先。单独看燃油车市场,合资的份额并没有降低。只是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合资品牌已经回天乏力。
中国品牌新能源利剑出鞘
从总体数据可直观看出,中国品牌和合资的较量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但究竟中国品牌内部是格局怎样,又是如何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先看分类别表现。今年上半年,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11.6%,而混动汽车增长85.2%。以比亚迪为例,上半年其纯电动汽车销量72.62万辆,同比增长17.7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售88.10万辆,同比增长39.54%,已正式超越纯电动汽车销量。混动汽车已成为国内新能源主要动力。
反观合资品牌。以本田为例,1-6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41.59万辆,同比下降21.5%。在插混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情况下,合资品牌在插混市场动作再次落后,他们依然坚守燃油阵陷,最多在不可插电的HEV市场努努力。可HEV既没有插混能耗低,还不能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再加上国内充电换电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力的提升,消费者自然更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
此消彼长之下,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合资品牌非但没能抓住纯电的大势,还被插混的技术新潮远甩在身后。
中国头部车企布局走向全球
国内销量对比能看出中国汽车品牌的勃勃生机,而最近举办的上海汽车论坛则表明中国品牌的极大“野心”,他们已经不局限于在中国汽车市场取得成功。比亚迪汽车的分享主题是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谋划全球已经是中国匹配的共同目标。
当下的领先可能是暂时的,毕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品牌能超越合资,合资也油机会反超回来。所以最终反映一个品牌未来竞争力的环节是其技术投入,这决定了其未来能达到的高度。以上表格是主要中国品牌2023年的核心经营指标。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高达399亿元,长城、理想和蔚来的研发投入也都超过了100亿元。
更高的研发投入就意味着有更多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所以未来在新能源和智驾领域,中国品牌将有机会进一步拉大与国外品牌的差距。除了在国内市场打败合资品牌之外,在全球市场,依托技术的领先性也很有机会席卷欧美,迎来真正的中国汽车盛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4 企业收录2983 印章生成238804 电子证书1060 电子名片60 自媒体5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