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合资品牌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不少原本热销车也在短时间内滞销。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主流合资品牌累计零售量为441.4万辆,同比下降17.1%。而同期,自主品牌销量达到了916万辆,同比增长18.4%。如果按照单一车型来看,不少合资品牌的当家车型都遭遇了“滑铁卢”。
下表为今年1-9月份销量同比降幅最大的合资车型TOP20。从榜单中来看,TOP20中降幅最小的车型也达到了47.2%;降幅在50%-70%的有10款车;降幅在70%以上的有四款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降幅TOP20榜单中,出现了奔驰E级插混和迈腾GTE插混两款电车。这两款车型均是2021年就上市的车型。虽然今年1-9月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但也说明这两个品牌一直在电动化方面尝试,并且也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层出不穷的新车冲击下,竞争力不复以往。
随着近几年电动化转型的深入和自主品牌的崛起,消费者有了更多样化的用车选择。面对自主品牌车型更高性价比、更丰富配置和更低用成本的车型,以及合资品牌的的品牌溢价和智能化等方面的短板,消费者也会用脚作出投票。这两年合资品牌销量以及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然,其中有不少合资品牌都在谋求电动化化转型,不过目前取得的成效仍然有限。像大众、奥迪等品牌还紧跟市场趋势,选择与本土品牌合作来加速弥补短板,提高产品竞争力。不过相关产品落地还需要一段时间。当然,这个榜单是统计的跌幅前20%,在合资车中也有不少车型处于快速增长之中。这个统计也只是展示了市场变化下,整个格局的调整,以及企业如何更好寻找改革方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0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237600 电子证书1052 电子名片60 自媒体5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