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或许早已布局?
新能源转型的洪流中,纯电动汽车并非终点,却非最佳起点。全国范围内,除了少数一线繁华都市,大部分城市的充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尤其是面对中国辽阔的地理跨度,北方城市的低温环境对电动车性能提出了严峻挑战。电池技术若无革命性的低温适应性突破,纯电车的广泛普及仍面临瓶颈。因此,对于当前的市场需求,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混动成了过渡阶段的理想选择,企业需寻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以打开市场。
论及新势力的三巨头——蔚来、小鹏和理想,它们曾同享风口,收获市场,但各有侧重。理想凭借增程式技术,虽MEGA电动转型受挫,但仍有多款车型支撑;蔚来以换电模式立足,虽面临建站成本压力,但车质和车型矩阵的优势使其保持销售稳健;相比之下,小鹏以智驾见长,但在产品线纷乱和内部问题下略显劣势。步入2024年,小鹏积极布局,试图通过“木星计划”调整渠道,聚焦效率提升和下沉市场。
面对销量下滑,小鹏汽车启动“木星计划”,瘦身销售网络,强化代理经销商,以提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和品牌形象。同时,降低经销商加盟门槛,吸引新零售力量,瞄准二线及以下城市。这无疑是在为市场扩张铺路,就像军事行动中的后勤保障一样关键。
在充电难题上,对于大众市场的下沉需求,性价比高、续航无忧的增程式车型无疑是当下最契合的选择。因此,如果小鹏增程式车型有确定消息的话,“木星计划”的实施,似乎印证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智慧。当然,更便宜的小鹏新品牌MONA,也是下沉市场的重要一环。
“纯电”→“增程”比“增程”→“纯电”更简单?
根据网络上透露的消息,小鹏汽车的小型和中型车型将主要依靠纯电驱动,而大型车则采取混动策略。其中,小鹏G9有望迎来增程版本的革新,有望成为小鹏首款此类产品,紧随其后的X9也将在年底前以全新面貌登场。如果是真的话,这无疑对现有车主构成潜在影响。
老车主们,你们可能需要接受可能的价格调整和电池容量缩减,但这对新购车主来说,增程车型提供了更便利的补能方式和更具吸引力的性价比。对于持币待购的潜在消费者,尤其是那些愿意等待最佳时机的“等等党”,现在或许是观察并把握时机的好时机,以享受更为经济实惠的购车体验和补能便利。这难道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消费决策?
小鹏若想在尊重老车主的同时,实现更大的市场拓展,最优策略可能是划分品牌,赋予每个品牌特定的技术路线。借鉴极氪和领克、蔚来与乐道的成功案例,独立的家族谱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避免混淆原有车型定位,从而保护纯电车型的销量。毕竟,对小鹏而言,稳健的增长策略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
根据网上的消息,小鹏汽车即将推出新款紧凑型纯电轿车MONA,预计售价在12-15万元之间,主打AI纯视觉智驾技术。MONA是一款设计旨在满足城市和家庭用车需求的紧凑型纯电轿车,其智能驾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AI技术,提升了驾驶辅助和安全功能。外观设计上,MONA注重美感,同时配备了智能功能,使其在同级别车型中独具一格。该车将在小鹏肇庆工厂生产,预计三季度上市交付。
同时,据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2024年Q1财报电话会议上的透露,MONA将在今年6月亮相,四季度将交付全新B级纯电轿车。简单而言,有着高性价比、智能化等等特点的小鹏MONA,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凝心聚力,大事将成
结合何小鹏的这条微博,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024年小鹏汽车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
首先,小鹏汽车在2024年初通过新一轮组织架构大调整宣告了新的变化。这次调整是由王凤英推动的,她重新梳理了公司的内部体系,使得产品线更加聚焦和精简。例如,2024款小鹏G9在经历了大幅精简配置后,市场表现也得到了提升。
其次,2024年是小鹏汽车降本的一年。何小鹏表示,与大众在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正在推进,预计明年供应链降本将会产生显著的成果,有信心加速实现甚至超越2024年底降本25%的目标,从而提升公司的毛利率。
此外,小鹏汽车还将推出第二品牌MONA,并进行大规模的渠道扩张,目标是进入下沉市场。这些举措背负了何小鹏的厚望,希望通过降本增效和市场扩张,实现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产品规划方面,小鹏汽车计划在3年内推出或改款约30款新车型,并将在30万元 级别和15万元级别的平台上发布新车。2024年,公司计划招聘约4000人,并投入同比超过40%的研发预算,尤其是在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方面的研发,总投入预计达到35亿元。
所以,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之下,将成的“大事”究竟如何?就让时间给我们惊喜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4 企业收录2983 印章生成239253 电子证书1065 电子名片60 自媒体5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