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产新能源车的快速崛起,纯内燃机新车的市场份额在被快速蚕食。对传统车企来说,这是行业大洗牌带来的严峻挑战。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竞争加剧,价格下压,意味着溢价空间正在缩减,如果有切实的纯燃油车使用需求,则不失为一个购车的好时机。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Q7仍然采用了“蚌壳式”尾门设计,整个尾灯都集成在尾门上,视觉一致性得到维护,尾门开口也更大更规整,带来更好的实用性。在MLB Evo平台的高端衍生车型中,只有宾利添越保持了同样的设计。
如果我们以传统的眼光来看,这样的配置确实不低,尤其是前排座椅通风是效果更好成本更高的吸风式,冬天可以同时开启加热通风,保持温暖的同时也不会闷出汗。但如果和现在国产新能源那些花样百出的座椅功能相比,比如“女王副驾”、“总统空间”、“一键躺平”等等,的确是少了很多噱头。
另外,这台车的座椅材质是仿皮和真皮混搭,前排座椅包裹性尚可,但考虑到收纳放倒的场景,第二排座椅靠背比较直挺,舒适度一般。而第三排无论是乘坐空间还是坐姿都很难和目前一些标杆性的国产新能源SUV抗衡(如尺寸相近的理想L8)。
Q7的后备厢储物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比如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具备740L的容量,二排座椅放倒后最大可以拓展至2050L。同时,Q7的后备厢开口规整,内壁侧面也有座椅电动折叠和降低车身高度的按钮,便利性很好。
如今我们看到的这幅三联屏内饰设计实际上是这代Q7在中期改款后才更新的,结合了真皮、实木和塑料饰条,装配工艺非常好,接缝平整,鲜有异响。仪表可以全屏投射地图导航,压感触控的空调界面,结合夜间的氛围灯效果,在几年前刚推出的时候显得非常有科技感。
另外这套内饰设计比较令人不满的是缺乏合适的放手机位置,它或许在人机交互层面做了很多验证,确保常用功能的操作都便于触达。但在设计之初,可能的确没有考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行为习惯以及车内空间的影响。
最令人不满的是驾驶辅助功能的缺失,低配和中配车型仅提供定速巡航功能,想要升级全速自适应巡航(ACC)则需要花20000万元选装。而结合了ACC和车道主动保持(LCC)的L2级驾驶辅助功能更是全系都要选装,价格同样高达20000元。
或许在这代车型刚刚推出的时候,智能驾驶辅助的概念尚未普及,对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刚需。但直到最新的2023年款,这个配置策略也未得到更新,市场对于L2级驾驶辅助功能的迫切需求,难道奥迪视而不见吗?
当然,这个成绩在电动车面前又有些抬不起头,而且EA839的运转品质也不如宝马和英杰力的直列六缸机,至少在振动抑制上还有明显差距。
另一个可以感到优越的地方是高级感配得上价位的行驶品质。MLB Evo平台的这套虚拟主销双叉臂加后五连杆的设计被许多造车新势力借鉴过,包括但不限于问界、极石等。毫无疑问,对手的模仿才是最大的恭维。
Q7配有空气弹簧,车身高低可分为五档,滤振效果也同样可调。车身最高档仅限越野模式低速使用,最低档为超高速行驶或停车状态,中间三档高度是最主要的使用范围,保证悬挂有足够行程,也能在不同的高度档提供不同的刚度,改变滤振效果。
此外,Q7也保留了托森机械式中央差速锁,能够维持前40%后60%的全时四驱动力分配,也能够在车轮打滑时迅速完成纯机械自锁,理论上来说,在路面附着力能够保证时,越野脱困能力是比较强的。
Q7是德式精密汽车工业的优秀产物,它的制造工艺精湛,机械素质优良,可靠性强,且不乏创新。然而,初代奥迪Q7曾是科技豪华的代表,如今它在智能化方面却有所缺失。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它的价格逐渐下落到更为合理的区间。落地70万元,这样一台轰鸣的“德国战车”,你会考虑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4 企业收录2983 印章生成239253 电子证书1065 电子名片60 自媒体5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