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时间里,提及宠物,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猫或狗这类萌宠。但现在,“宠物”已经不再囿于“温驯而乖巧”的印象,异宠、猛宠在近年受到了不少关注。所谓猛宠,是指一些进入人类生活区域后被收养,与人类共生的野生动物。它们原本在自然环境中栖居,但随着栖息地被剥夺,食物变得越来越少,生存境况日益险峻,它们不得不闯入城市或乡村去觅食,并寻求一处温暖安全的新家园。
过去的一两年内,国内的野象迁徙、野猪进城,都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探究自然环境对它们的影响的同时,人们也反思着野生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近几年在B站上,也有一群属于自然或是生于动物园的猛兽,成了国外UP主镜头下的主角。
现在,“宠物”已经不再囿于“温驯而乖巧”的印象,异宠、猛宠在近年受到了不少关注。/图·pexels
非洲狮、美洲狮、猞猁、熊……在视频影像里,拥有凶猛秉性的它们往往会与主人亲昵互动,和宠物一样,它们也会得到肉、零食等犒赏。尽管它们庞大的身躯昭示着远离人类城市文明的野性,但在与人类的零距离互动中,你会观察到它们的野性似乎正在逐渐消失。
对于国内的一些观众来说,驯服野性的视频为他们带来的是新奇而独特的观感体验,但另一方面,这些视频也让人思考:无家可归的野生动物被驯养成宠物,是它们更好的归宿吗?
“熊孩子”出现在机场
加拿大作家约翰·欧文曾写过一部名为《放熊归山》的青春冒险小说,讲了一位对未来毫无计划的大学生和一名二手摩托店的年轻人一起追寻自我的故事。两个人骑着摩托车,在一个和煦的春日出发,途经动物园时,他们在动物身上看到了完整的人性。最终两人决定解放黑熊,让黑熊彻底摆脱禁锢,重回自由的家园。
加拿大作家约翰·欧文的青春冒险小说《放熊归山》。
与这个虚构故事截然相反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只棕熊却是从森林中出走,最终进入了人类社会。这只棕熊目前被收养在俄罗斯卡卢加州的奥列什科沃机场,收养者是一位名叫安德烈·伊万诺夫的飞行员。
他们之间的故事始于2016年。如今回忆起来,安德烈还是很难相信,奥尔洛夫卡的机场里会突然出现一只熊。那是一个午后,安德烈如常在机场执勤。恍惚间,他看见跑道上有一个毛茸茸的东西。他缓缓地走近看,才反应过来,原来是一只棕熊幼崽。安德烈觉得自己必须要给予它一些帮助。于是,他把小熊带回了基地,喂了一瓶奶。
喂食过后,安德烈察觉到,小熊和他之前遇到的野生动物不同,它会频繁地展现出亲近人类的那一面。而且,它似乎并没有要离开基地的意思。安德烈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停机库、机舱,只要安德烈在,小熊就会带着好奇心在其间大胆探索。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只棕熊从森林中出走,最终进入了人类社会。/图·pexels
安德烈见状,也尝试与小熊产生更多的互动,他在B站的专栏中写道:“当我到达机场时,我都尝试着尽可能多地花时间,不仅去陪苏尔玩耍,还去感受这只‘小野兽’,了解它的欲望、思想、心情,一种或另一种行为的动机,尽可能地尝试预测它下一步的行为。”
机场的工作人员都对小熊颇有好感,纷纷和安德烈说:“干脆收养它吧。”安德烈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把它留下,做了小熊的“爸爸”。这只不到一岁的小熊被他起名为“苏尔”,在俄语中,就是“熊”的意思。即使把它当作宠物去照顾,安德烈也仍希望它有朝一日可以回归自然,做一只真正意义上的熊。
很快,小熊苏尔就熟悉了机场周围的环境,它也像寻常的家养宠物那样,学习如何和人类共同生活。通常情况下,它会在基地旁边眺望飞行员们驾驶飞机进入天空。机场的工作人员也会偶尔用相机拍下苏尔的照片,用作形象宣传。
小熊苏尔渐渐熟悉了机场周围的环境,它也像寻常的家养宠物那样,学习如何和人类共同生活。/图·pexels
一年后,快速成长的苏尔有了成年棕熊的身材,这意味着,从体态上,它已经可以适应森林活动了。安德烈和同事们也都觉得,是时候让这只熊重返自然了。但苏尔显然没做好准备,它完全习惯了与人类生活,对于捕食、防范天敌等野外生存的技能都非常生疏。再加上周围的盗猎活动猖獗,即便回到自然,它也很可能遭遇不测。
忧心忡忡的安德烈再一次决定将苏尔留下来,但在喂养的同时,他也在寻求着专业人士的帮助。毕竟,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将野生的庞然大物作为宠物来养,并不是长久之计。
收养猛兽的现实困境
转机的出现源于一通电话。电话那头,一位自称是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员的人和安德烈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规划:先暂时收养苏尔,收养过程中,慢慢培养它的习性,之后再将它送回保护区,让它彻底自食其力。对苏尔这样的野生动物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尽管安德烈难以割舍这份情感,他还是和伙伴们目送着苏尔离开了机场。
按照人们的预期,故事的走向将是充满希望的:苏尔大概率会在众人的帮助下得以回归山林,过上正常的野外生活。但安德烈在探望苏尔时却发现,那场所谓的援救,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苏尔抵达的地方,并不是对方所讲的自然保护区,而是一处猎犬训练基地。
在所谓的“自然保护区”里,苏尔沦为了一个工具性的活靶子。/图·pexels
在空地上,安德烈清晰地看到,苏尔被关在牢笼里,大型猎犬正朝着它的身体进行攻击。苏尔无法反抗,只能一边承受着撕咬,一边发出无助的哀叫。据训练基地的人讲,如果再晚几天过去,苏尔会被拔掉牙齿和砍断指甲,完全沦为一个工具性的活靶子。
安德烈怒不可遏,他和战友在第一时间就将苏尔带回了基地。他们也终于意识到,在那个时间节点上,能给苏尔提供一个完整的家的人,只有他们。安德烈回忆,接苏尔回来的那天晚上,他和苏尔一起在地洞中睡觉,半梦半醒时,他能感到苏尔紧紧地贴着他的身体。在第二天醒来时,苏尔还不断舔舐他的手。
在身边人的建议下,苏尔被转移到了更大的机场,喜欢苏尔的人,集资为它建造起了一个尽力还原野外环境的住所。在那里,苏尔能够像宠物一样,享受无微不至的照料。但对于主人安德烈来讲,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困扰着他。
在身边人的建议下,苏尔被转移到了更大的机场,喜欢苏尔的人,集资为它建造起了一个尽力还原野外环境的住所。/图·pexels
大熊苏尔和同类一样,保持着杂食的习性,体重400多斤的它每天要吃掉40斤食物,水果、蔬菜和肉都不可缺少。安德烈说,他每月在这方面的花销将近3万卢布(折合人民币3000元)。对于一个工资水平并不高的飞行员来说,这笔开支不菲。
为了能够维系苏尔的日常开销,安德烈在朋友的建议下,开通了Instagram、YouTube和B站等视频网站账号。他把苏尔的日常生活发布在上面,希望全世界的网友在观看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援他。
如今,安德烈在忙于本职工作外,将很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照顾苏尔以及分享苏尔的日常生活上。在B站,安德烈保持着稳定更新的状态,苏尔“种树”、游泳、吃蜂蜜、用铲子刨地,每一个憨态可掬的片段都被他记录下来。安德烈在视频里告诉观众:“不知道以后会变得怎么样,空军是否会被裁撤,我也有可能复员。但我的下一步计划是给苏尔弄个集装箱,这样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能带着它一起走。”
野性难驯
在国外,大熊苏尔并不是唯一被收养的野生动物。据《每日邮报》报道,多年前,在纽约州的奥蒂斯维尔动物保护中心,棕熊吉米和它的饲养人吉姆、苏珊也保持着人宠式的亲密关系。吉姆夫妇将这只熊视作自己的孩子,一起休息和玩乐,让它咬自己的手指,有时也会受到它表示不满情绪的敲打。
广州番禹,被训的老虎。/图·阿灿
除了被驯养的熊,在B站上,同样可以看到国外其他一些野生动物被合规收养的案例。
美洲狮梅西曾在动物园频繁遭受虐待,后来被玛莎夫妇抱回家当猫养。他们定期为它检查和治疗疾病,给予悉心照料。在视频里,梅西宛如一只大猫,对主人打滚、撒娇。
而来自马戏世家的吉姆和亚娜,也始终抗拒着传统马戏团里那一套对待动物的方式。他们接连卖掉家里的车,用筹集来的资金救治和收养了三只老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们说:“我们救助所有的动物,不仅仅是大猫,这并不是爱好,而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在各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把野生动物作为宠物养育的例子不胜枚举。对那些收养人来说,让“猛宠”获得更惬意、更安全的生活条件,当然是一种善举。然而,站在动物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时,却会发现,于它们而言,这当中存在着两难的情况。
2016年9月13日,邦妮在得克萨斯州的家中用奶油蛋糕喂她的宠物熊。/图·视觉中国
以宠物的身份进入人类社会,意味着它们身上固有的野性会被消解,从“动物权利论”(动物和人同样享有生存权和个体自由)的角度考量,这是主体性的丧失。但如果拒斥成为宠物,它们也许会被导向另一种极端的命运,最终迎接它们的很有可能是死亡。
在《动物社群:政治性的动物权利论》一书中,作者提到:“我们有多重的、交叠的、有限制的、中间形态的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公民身份,它们都源自一个更基本的事实: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有领土界线的、自治的社群构成的。”但对于野生动物来说,这样的身份却是缺失的。在作者看来,如果在未来能给野生动物一种政治性的身份,野生动物被驯化和家养,也就有了更多的准则可以依托。
如果在未来能给野生动物一种政治性的身份,野生动物被驯化和家养,也就有了更多的准则可以依托。/图·pexels
在边界尚不清晰且环境对野生动物有所不利的当下,我们无权对收养人与“猛宠”的故事做任何道德判断。我们能够做的,或许只是尽一份绵薄之力,尽可能地为那些进入人类家庭中的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福利待遇。当然,不论是收养,还是提供物质支持,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遵照本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因为只有这样,那些流落民间的野生动物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