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宇 萧箫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鹅妹子嘤,天才数学家陶哲轩搞数学研究,已经离不开普通人手里的“数学菜鸡”GPT了!
就在他最新解决的一个数学难题下面,陶哲轩明确指出自己“使用了GPT-4”,后者给他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也就是说,相比让GPT-4直接化身数学家去“解决问题”,陶哲轩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提供灵感来源的“专家”,给自己建议一些研究的方向。
GPT-4很快给出了8个具体的建议:
1、理解问题:在深入证明之前,确保你理解了问题中的每一项。如果你不熟悉Diaconis-Graham不等式,研究一下它,了解表达式a(n)和R(n, q)中的每一项代表什么。
2、简化表达:有时候,复杂的表达可以被简化。例如,你可能想看看表达式中a(n)的二项式系数是否可以简化,或者是否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计算总和。
3、归纳法:由于R(n, q)是递归定义的,因此证明猜想的一种自然方法是使用数学归纳法。你可能想要证明,如果这个猜想对n成立,那么它对n 1也成立。
4、生成函数: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生成函数。尝试找到a(n)和R(n, 0)的生成函数,然后证明它们是相等的。这有时可以把一个复杂的组合问题变成一个更简单的代数问题。
5、渐近分析:正如你提到的,分析a(n)和R(n, 0)的渐近行为可能会对它们的关系有一些深入的了解。这有时可以用斯特林的阶乘近似来实现,或者通过分析表达式中的主导项来实现。
6、数值证据:虽然不是证明,但收集数值证据有时可以让我们了解如何证明一个猜想。因为你有PARI/GP代码,可以用数值来检查猜想,你可能想读一读每个序列的前几项,看看是否能发现任何模式。
7、寻找类似问题:有时,一个问题或猜想是一个已知问题的泛化或变体。在组合文献中寻找类似的问题或定理,看看它们的证明是否可以适用于这个问题。
8、寻求反馈和合作:不要犹豫,从同事那里寻求反馈,或者在MathOverflow这样的论坛上发布你的部分结果。协作和同行评议通常是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关键。
最终,陶哲轩使用建议4,也就是生成函数的方法,成功解决了问题。
但还是有人表示了资瓷,表示觉得真的是泰库辣~
陶哲轩倒是毫不避讳地站出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倒不觉得有啥不好:
现在的担忧,跟维基百科流行初期时大家讨论的重点也没啥区别……现在在维基百科上get初始线索,并且在引为论点时附上链接,展现它是我论据的一部分,都是大伙儿习以为常的事情。
并且陶哲轩看法还挺坚定,那就是“相信大家以后也会觉得用GPT来支持研究,没啥不妥当的呢”~
加入陶哲轩和GPT-4的对话:https://chat.openai.com/share/53aab67e-6974-413c-9e60-6366e41d8414
参考链接:[1]https://mathoverflow.net/questions/449361/elegant-recursion-for-a301897[2]https://mathstodon.xyz/@tao/110601051375142142[3]https://finmath.stanford.edu/~cgates/PERSI/papers/77_04_spearmans.pdf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387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231617 电子证书1022 电子名片60 自媒体4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