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别是个什么鬼?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简称“远、全、中、近、特”(关于景别的文章参考:摄影中的5个“景别”,你用好了吗?)。那么叙事多用什么景别?中景,也就是膝盖以上的大半身。因为电影中大多用这种镜头讲故事,所以中景也叫电影镜头。
难道电影通篇都是这一种镜头吗?当然不是,有远景全景还有特写,但是作用不一样,取决于表达。
反映一个事件的背景,宜用远景(可以无明确主体);
反映一个事件的全貌和环境,宜用全景(必须有明确主体);
全景拍摄注意事项:要有一个明显突出的主体(远景可以没有)。看,这么多人里,就这个妹子最突出吧?必须的!因为她满怀深情地看了我……的镜头一眼。
为啥电影讲故事也好,新闻采访也好,都是大多用中景?因为通常人们谈话的距离,刚好使目光注意力集中在上半身,很少注意到腿和脚,是人们常用的对话距离决定了中景成为最常用的取景方式,这是每个人都最习惯的一个视角。如果你的目光只能看见对方头部,那得离多近说话呀?
当要表现主体的细节时,比如脸上的表情,手上的细节,可以用近景和特写。
没有哪个景别更好,但要符合作者的表达。问题是,作者真的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吗?不一定,我相信大部分人是瞎拍(而且很少用到近景和特写,就跟生怕拍摄对象吃人似的)。
我们来看几幅表达准确的照片。
【1】
作者@石虫
两张近景,一张表现了防疫人员小心认真的神态,一张表现了工匠正在用力近似痛苦的表情。两张照片都有肢体的动作,因此还不能太近,用面部特写显然不合适的;但作者在保证动作表现的同时,尽可能用较小的视角表现人物表情,景别运用得当。反观某些人,拍人物离得八丈远,还怎么看到人物表情?
【2】
作者@高宁
那么用远景、全景的大视角,拍这样的叙事照片可以不可以?当然可以,不然怎么知道现场有多少人?作者的这张照片就用了一个大视角,重点不在于人物的表情,而在于体现这个核酸检测现场的全貌,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表达,那么就很准确。当然,主体太靠边了点,如果站在主体的身后,以排队的人做背景,可能更艺术一些。
值得肯定的是,这位作者拍了一组不同景别的组图,也有类似上一组那样的小视角照片。
这里提醒大家,组图是要有视角变化的!你拍了一组照片,十张八张的全一个景别,那你是外行。我们当记者的拍会议,从会场全貌到发言者和观众表情都得拍。
@隋心锁欲
合适的视角还有一个好处:保留能够突出事件背景、突出人物身份的视觉元素。第一张照片中,人物背后的报纸很巧妙地揭示了画面中故事发生的时代(但是男主角的上衣穿帮了哈);下面一张照片中,人物正在选购的年货也说明了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临近过年时。
上面两张照片都可以看做是环境人像,因为环境对主体有帮助。你说你拍个人物在树林里、花丛里,那就不能叫做环境人像,因为环境与人物无关联。
【3】
@大眼老冀
刚才说了,近景的好处更在于表现面部的细节。这位小朋友如此“深邃”的大眼睛,如果不用近景表达那简直白瞎了那么好看的眼睛!甚至还可以更近,拍成特写,画面冲击力会更强烈。
【4】
作者@扛罐财
这两张“猫片”,作者都使用了遮挡式的构图技巧,虚化了的前景中只露出猫的头部,就像它们在暗处偷窥人类……这种构图很巧妙地描绘了流浪猫的高度警惕性。“虎视眈眈”的表情抓取得也很到位。
【5】
作者@庞曦宁
该说说光影啦,这张框架式构图的照片,逆光的光影感很棒。即使隧道外面的车辆乱糟糟,因为拍摄时机掌握的比较好,暖暖的色温,一暖遮百丑。近景的人物出现得比较好,人物有近有远才有层次,才有空间感。
不过远处的车子们真乱,好照片都是要等来的。另外画面是歪的,拍摄时把手机拿正,或者后期校正也可以,这样歪着就显得比较随意了。
【6】
作者@庞曦宁
同样地,这样逆光小品的光影感不错。逆光下的小草很有质感,进入镜头的光线形成一道道光芒,光影的质感很强,但一个问题时,画面元素太多,建议使用大光圈突出小草,可以选择几只不要这么多,通过虚实来突出层次。
老宋常说,“你要不会拍逆光,出去别说认识我”,喜欢拍花花草草的朋友们还是多尝试逆光吧。
【7】
@Tya岚煊
作者@何延成
不同作者的这两张照片,有异曲同工之处:而用镜头近端的水珠做透镜把背景中的花儿表现出来。这种做法并不新鲜,实现起来也很简单,但是十分有趣,值得一试。这也算是拍花的创意拍法啊,为什么大部分初学者拍花,都和人眼看到的一样呢?特别是常见的花卉品种,如果照片“所见即所得”,就会显得很平庸。你拍的花儿谁没见过呀,植物图谱不差你一张。
记住这句话:摄影的艺术魅力,在于寻找与人眼所见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老宋从来不排斥拍花的照片,奈何大部分拍得过于平庸,而且此类题材数量庞大,同质化太强,不得不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