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作者:黄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从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中国汽车工业在薄弱基础上蹒跚起步,到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不断展现着经济稳中向好的新态势。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分别达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其中,我国汽车出口量达522.1万辆,海外市场份额持续上升,意味着国产汽车在得到国内用户喜爱的同时,也获得了海外消费者的认可,并在汽车行业形成了显著的出口拉动效应,成为我国工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为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我国汽车产业近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财政部2022年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车购税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实落细;工信部等5部门2023年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旨在推动汽车等产业的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开展汽车数智化转型试点、提出以创新驱动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基本原则之一,为我国汽车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一系列政策从需求端提振消费,从供给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端政策同时发力,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形成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稳固基础,为汽车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此基础上,我国紧密跟进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以科技创新为汽车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并向世界展现“中国智造”力量。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的新兴赛道,为我国汽车行业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为例,近年来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颇丰,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使用寿命等关键技术指标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除此之外,在汽车安全性方面,与各国普遍着眼于电池本身的安全性能相比,我国开创性地探索充电环节的安全技术,从产业链上下游协力创新,共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安全和使用安全,为世界打造了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中国范本。
上述各项数据与种种技术创新,不仅是我国整体经济向好的一种缩影,更显示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为经济增长不断积累新的动力和优势。回顾2023年,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了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更多具有高科技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并提供了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以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此外,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扩大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促进了国际产能合作,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当下,我国各个行业正积极协同发展,推动着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以5.0%的增长率领先于其他门类,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增强。工业生产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6.8%增长率,凸显了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大幅增长,更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这不仅激发了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强化了消费的内生动力,更为就业扩大和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经济正经历着重要的转型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政策效应不断累积,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增长潜力。当前,我们应该看到,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经济既有总量的增长,更有质量的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基铺路。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01日 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