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科技科学 > 从3年变成8个月,华为卷新车改款速度,比价格战更恐怖
从3年变成8个月,华为卷新车改款速度,比价格战更恐怖
来源:路咖汽车
2024-06-10 17:17:35
201
管理

如果华为的策略是对的,中国车市很快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里程短一些的,1万公里以内的,现在收车价23万,里程长一些的,1-2万公里之间的,现在收车价22万,都得是带着华为智驾的,低配的不太值钱,也不太好卖。” 张志强在北京做二手车业务,燃油车在价格战的一年半时间里已经被打骨折,如今他只卖新能源车,而且只卖好流通的销量爆款。

他所说的车型,是问界M7的智驾四驱Max版,2023年9月上市时指导价30.98万元,加上购买ADS2.0智驾等等,落地要32万-33万元左右。那么按最大亏损算,6个月1.5万公里,亏掉10万元,相当于车价的35%。

不过这个比例还没有追平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大洗牌时的跳水幅度,那一年价格跳水冠军是索爱X10,上市价格6999元,年底价格2599元,跳水4400元,相当于打了38折。

而促成这一切的核心原因是,华为在尝试触摸和打破汽车行业140年来建立的车型改款换代逻辑,比如,汽车的大改款,比它自己的智能旗舰手机更快。

旗舰手机1年1升级,新车大改款压到8个月

已知,华为Mate60的上市时间是2023年8月底,已知,华为Mate70的上市时间是2023年9月,二者相隔1年。

智能手机行业的规则,也基本上是,1年进行一次大的改款换代。华为如此,小米如此,苹果也如此。虽然每年大家发新机时,网络上最热衷聊的都是,挤牙膏、良不良心等,但只要新机能卖好,一切负面评价都会被压过去,进入热销期。就比如,Mate60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加500-800元就不用抢,立刻能拿到现货。

“如果是按手机逻辑来评测,问界M7 Ultra这一波确实已经成功了。”这是问界同类品牌的区域销售负责人给出的评价。上市当日,问界M7 Ultra的官宣大定为1.2万辆,30万元左右的售价,2天的大定量就能追平蔚来的单月销量,说句华为带着问界继续破圈毫不为过。

不过,除了其企业策略独特之外,还有另一个不争的事实,问界M7的交付量正在逐月下滑,这不仅意味着其可能面临着后劲不足,也不仅意味着需要新的刺激,还意味着余承东和问界在2023年十一发现问界M7爆单之后,快速挤压零部件供应量,快速招聘工人,快速调整生产节奏的大扩产。

如果以员工单月工资5000元起步计算,1个月的工资支出为1亿元。彼时面临订单过多,如果不能快速交车就会面临蔚来ET5、小鹏G6大量退单,口碑砸锅的产能地狱局面,华为和问界自然是没得选。而参考到问界M7相关的一系列销量走势,如今的它显然面对着必须要继续输血的局面。

虽然,问界的5月销量没有单独公布,但这可以拆解。问界M9的5月交付量为15873辆,赛力斯为34130辆,也就是说蓝电E5等赛力斯自己的车即便销量为0,问界M7也拿不到2万辆的数字。因为新问界M5在5月15日正式开启交付,官方销量成绩是,72小时大定突破1万台,目前大定突破2万台。

这么卷下去,结果会比价格战更残忍?

总之,不论是后劲不足的推测,还是如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所承诺的“最近主要在交问界M9的订单,到了6月争取问界交4万辆,问界M7要破2万辆”,这都不算特别重要。

而到了中国品牌近几年快速崛起时,在燃油板块基本将改款速度和力度提升了50%,如长安在12-18个月左右的间隔里,就让CS55PLUS、CS75PLUS等车型在设计和配置上大调整,堪比之前的中期改款。

而在新能源板块,节奏也基本相仿。销量最高的比亚迪,在DM-i和刀片电池陆续上市之后,在不同车型上调整的主要是配置、成本和降低价格,不久前第五代DM发布,优化升级的力度基本和之前6-7年的垂直换代相仿。时间上,它花了3年,将之前的节奏压缩优化了50%。

进入中国后持续热销的特斯拉也是如此,尽管Model 3和Model Y分别8年和6年未换代,但并不妨碍它在今年4月开始加大促销后,从4月开始在中国交出6.21万辆、和7.25万辆的批发销量。尽管有大量的国产新车与其竞争,它还是能依托于OTA来延续热度,保持销量。

而在问界M7 Ultra之前,各大车企尽管竞争烈度愈发白热化,但大体没有去尝试破坏规则,而是靠OTA或者更换芯片等更柔和和合理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力。相对最容易被人所接受的,无疑是成立一个新的序列或者品牌。

极氪、银河之于吉利,深蓝、启源、引力等之于长安,风云之于奇瑞,乐道和MONA之于蔚来、小鹏,ID.之于大众等,都是同理。

“一辆车卖好其实不算特别难,难的是长期保持在主流序列里,保持盈利、保持产能利用率、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成功创新完成下一次迭代。”近2年的采访里,这是车企高管们长期所说的一句话,这并不是求稳求不出错,而是客观情况如此。

已经售出的车辆越多,车企的动作就要相对越理性,给的少了要被骂挤牙膏,或者黔驴技穷,给的多了,则是怕伤害老车主利益,导致未来的销量无以为继。

当然,车市里没有万能解药,现在的竞争里,没有一招鲜吃遍天。那么回到问界M7 Ultra的升级幅度上,它的价格数字和老款尽管没变,但实际上整车的成交均价明显上浮。目前,新车上市后,店内销售已经对外表示,不再接老款订单,只卖新的带有华为智驾的Ultra版本。所以,整个销售区间直接从之前的24.98万元起售,上涨4万元至28.98万元。

而新车的升级幅度,通过外观优化,改掉了粗犷感,做出了精致感;通过座椅优化,改掉了老款不舒适的问题;通过加入CDC,小幅度提高了驾驶时的过弯感受,以及HUAWEI SOUND上车,音响效果更好,还有最重要的192线激光雷达上车,硬件支持接下来ADS3.0乾崑的推送。

那么,如果用之前的汽车改款换代标准来评价,华为在问界身上花了8个月的时间,做了一次超过中期改款幅度的版本。这相当于,将之前3年的时间,快进了近80%,将之前国产车卷出的18个月时间,快进了55%。

写在最后:

不论是否合适,事实已经如此,没谁能在现在就给出准确的好或坏的答案。

华为已经证明了,自己能够靠这样的产品推进方式,快速的收割销量,待验证的是接下来的订单获取长期性。以及,更多的同类车企是否选择这样偏激进的方式来跟进。

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合资品牌的模式,无法完成跟进。尽管北京车展前后,很多合资头部车企已经纷纷答记者问,“我们已经在供应链、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加速”,大众汽车的研发周期已缩短25%,整车项目周期从54个月缩短至40个月。但,相比8个月较大改款的节奏,这完全是两个时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业内其实并不乏能够以同样速率进行对标的企业,比如小米、比如吉利、比如比亚迪、长安、长城等。这样的节奏走下去,是会因为技术储备不足,快速回到挤牙膏状态,还是放弃利润的抢市场状态,对消费者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刚买了上一款车型的老车主。手机可以依照这样的节奏来换代,毕竟功能提升的幅度,手机本身的购买花费都不大。但,把这些附加到20万元以上的车型上,痛感就截然不同了。

而且,这无关,BBA都在改款,华为改款怎么了的概念。

而是,节奏把控不良,该如何考虑老车主的权益。除非,华为能一直以这样的速度和强度卷下去,让所有人适应它。那时候,它还真能赢者通吃。

0
点赞
赏礼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617470285 邮箱:617470285@qq.com
关于作者
呼唤(普通会员)
文章
489
关注
0
粉丝
0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成员 网址收录40334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192878 电子证书830 电子名片52 自媒体25496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9035174号-7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