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从没想到科幻片的场景有一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几个月来,对话机器人 ChatGPT 展现出的能力令世界惊叹。
它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人类的工作:无论是写出华尔街日报风格的文章、还是接到需求后敲出流畅的代码,甚至仅靠手写稿纸就自动生成网站等等。当它高分通过人类的律法、外语、高考等考试时,人们不得不承认,ChatGPT 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甚至超越了部分人类的能力。
ChatGPT 会替代人吗?人会因此失业吗?这是人们谈到 ChatGPT 时挥之不去的「恐惧」。然而,这一天似乎比想象中更早地到来了。
云飞是盈腾科技创始人兼 CEO,这家互联网公司位于郑州,主营业务是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营销「带货」,团队规模在 15 人左右——然而,自去年底创始人云飞接触到 ChatGPT 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云飞「痴迷」ChatGPT,曾在一周内深度使用了 200 多个基于 ChatGPT 的衍生产品,慢慢摸索出了驾驭 ChatGPT 之道。
转折点在今年 1 月到来。当云飞试着把公司的文案模版输给 ChatGPT 后,他发现后者给出的文案接近、甚至超过了员工写的文案。纠结数周后,他裁掉了文案团队的全部 7 名员工。而这一决定也是 ChatGPT 帮他做出的。
当意识到 ChatGPT 能给公司「降本增效」后,云飞迅速意识到这是一门好生意。今年 2 月,他成立了新团队,专门研究怎么帮企业完成人的「替代」。在 ChatGPT 的建议下,他选中了客服行业。3 月,他研发出了基于 ChatGPT 的客服系统——据他表示,一家使用了上述系统的电商公司,已经因此裁掉了整个客服团队的 25 名员工。
类似的动作还在不断发生。4 月 12 日,知名公关及广告服务商蓝色光标也发邮件称,为了遏制「核心能力空心化」的势头、也为了「全面拥抱 AIGC(AI 生成内容)」,管理层决定无期限全面停止创意设计、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短期雇员四类外包支出。蓝色光标已表示邮件内容属实。
机器到底能不能「替代」人?云飞的故事目前显示,能,而且这一进程正在加速发生。这是这个时代浪潮下的一个切面。而作为人类,或许我们真正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会不如机器?人究竟如何才能免于被机器替代的恐惧?
以下是云飞的自述:
提升 ChatGPT 生产力的关键:
「调教精度」
当在对话框里看到 ChatGPT 生成的那段媲美人工的文案时,我惊艳了。那一刻,我知道我可能不再需要那 7 名文案员工了。当然,这份惊艳并不是凭空发生的——它源于我对 ChatGPT 长时间的痴迷钻研、以及不断优化迭代的 Prompt(ChatGPT 的聊天提示词)。
去年 12 月初,ChatGPT 大火,有朋友分享给我,说跟我的业务很契合,让我试试。我一用就很惊喜,没想到它比百度强,能给出很系统的答案。几天后,我就在想怎么把它跟公司业务结合起来。
我在 2021 年创立了盈腾科技,专门做图文带货业务,就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图文内容、带动商品销量。当时,我招了 7 名文案和 4 名运营做这件事情,文案员工按照我写的《盈腾科技带货文案标准化写作》模版写文案,运营员工则负责发布和数据分析。这项业务高度依赖文本处理,ChatGPT 恰好擅长这个事情。
所以当时,我就把这套写作模版分 10 次、每次 2000 字,「喂」给了 ChatGPT。当时,ChatGPT 写出来的文案还可以,但没有到直接可以用的程度,依然需要人工改。
等到今年 1 月初,网上关于 ChatGPT 的讨论又很热了。看完别人厉害的使用案例后,我意识到或许不是 ChatGPT 不够强大,而是我的调教方法不对。所以我开始了疯狂的研究。
大概一周多的时间,我沉迷于 ChatGPT 无法自拔。我就在办公室没日没夜地研究,客户也不见,感觉一点不累,反而很亢奋。当时我试用了国内外 200 多个基于 ChatGPT 的产品,包括日报生成器、用户画像生产器、流量报告生成器等等。我越用,越感到 ChatGPT 的强大。就像你发现了一个宝藏,不愿被人知道。它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我几乎热泪盈眶,为「此生之年」能用上这个东西而感到感激。
在这段密集学习的时间里,我慢慢学会了调教 ChatGPT 的核心方法——那就是更好的 Prompt。比如我会通过控制变量,改变 Prompt 的输入方式,去看 ChatGPT 输出的结果有什么变化。最终,我总结出了这三条 Prompt 规律。
一是,ChatGPT 更擅长识别精确的计算机语言(后者会给出明确的输入、运算、输出指令等),所以你的表达要像「计算机语言」一样精确;二是,ChatGPT 更擅长识别专业性的语言(比如「股票市场的价格」更专业的表述是「股票价格」),这其实考验你的知识结构;三是,ChatGPT 更擅长识别英文。
以专业性的语言为例。比如过去我会跟 ChatGPT 说,「请你用 8 岁小孩能听懂的话,去描述 xx 产品的参数。」但实际上,这句话更专业性的表达应该是,「请你用自然语言去描述 xx 产品的参数。」因为在 ChatGPT 眼里,自然语言就是人类的通俗语言。用这种专业语言式的 Prompt,得到的结果就会更好。
云飞在 Prompt 中用到了专业性话语「自然语言」
我开始用这套 Prompt,结合文案模版,让 ChatGPT 帮我们写文案。结果发现,它竟然生产出了和我们的文案员工水平媲美、甚至更好的文案。它输出的文案完全达到了我们的使用标准。——可见,决定 ChatGPT 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是「调教精度」。
云飞公司开发的几款基于 ChatGPT 的工具
但其实,目前面对 ChatGPT,愿意去探索、研究的人还是少数。年龄偏大的人更是这样。很多人甚至对它有抵触情绪,会心想,「这东西不就是小孩玩的吗?我何必研究呢?」而那些在研究的人,可能又很少有人会实际落地做些事情。大多数人都是在观望阶段。
我一直是个比较愿意学习新东西的人。我 1996 年出生,今年 27 岁。我的大学专业是工科,但我就自己学习了计算机语言。因为我经常听搞技术的人说一句话,「这个事情不就写一个脚本的问题吗?」所以我也决定要学。这也是我现在能更好地跟 ChatGPT 交互的原因。
2018 年毕业之后,我去了一家咨询公司。当时我们主要是给一些企业诊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两年多的时间,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商业认知和方法。
或许正是这些原因,让我比较敏锐地踏上了 2020 年图文带货的风口。今年,我又抓住了 ChatGPT 这个风口。
我曾经看过一个 TED 演讲,它提到人的 20-30 岁是黄金时期。这时人各方面压力都比较小,而且思维模式、情绪模式、人际交往模式等等都还没有定型。所以这时候不要浪费时间,一定要抓住机会成长。这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重新思考我的人生。以前下班回家之后很累,我就开始刷抖音。但现在,我会学习这些新的东西。
未来,我觉得会用AI的人、和不会用 AI 的人,差距会越来越大。长期来看,前者肯定会淘汰后者。所以,我们可以拆解一下日常工作中,哪些事情是 AI 能做的,把自己的竞争力和 AI 结合起来。我觉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指数型的成长,从而不被机器「替代」、不被时代「淘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5 企业收录2984 印章生成242727 电子证书1086 电子名片62 自媒体7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