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产新能源车的快速崛起,纯内燃机新车的市场份额在被快速蚕食。对传统车企来说,这是行业大洗牌带来的严峻挑战。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竞争加剧,价格下压,意味着溢价空间正在缩减,如果有切实的纯燃油车使用需求,则不失为一个购车的好时机。
溢价空间更高的进口豪车尤其如此,例如前段时间我接触到的这台奥迪Q7试驾车。这是一台22款的55 TFSI quattro S line运动型,指导价70.68万元,目前在售的23款车型指导价保持一致,终端优惠大约在6-7万元左右。
一句话点评奥迪Q7:
制造工艺精湛,动力系统成熟稳定,四驱能力强悍,智能化功能落伍
亮点:
1. 3.0T 8AT,动力充沛,换挡平顺;48V轻混改善自动启停体验
2. 保留托森机械式中央差速器,锁止能力更强
3. 装配工艺成熟精湛,内饰做工细致
4. 悬挂高低软硬可调,底盘韧性十足,行驶品质优越
5. 低配车型舒适性配置已经比较齐全
不足:
1. 智能化配置严重落伍,基础的L2级驾驶辅助功能全系均需选配
2. 内饰设计人性化考虑不足,前排储物空间较少
论设计,初代奥迪Q7非常成功,为百万级中大型SUV市场打了个很好的样。但第二代Q7的外形设计在我看来是全面倒退的,失去了初代车型那种显著的膨胀感和肌肉感。即使是一台车长超过5米,轴距近乎3米的大块头,实车的体量感也比较一般,失去了它该有的霸气。
这台55 TFSI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 5067mm/1970mm/1712mm,轴距为 2999mm。和搭载2.0T发动机的45TFSI车型相比,轴距略微增加了3mm,车高降低19mm。
这台Q7采用2 3 2的7座布局,在基础的舒适性配置方面,哪怕作为3.0T版本的入门车型,给的还是足够的,包括前排座椅的电动调节和加热通风功能,主副驾均有4向腰托,主驾支持2档座椅记忆。二排座椅支持前后调节和电动放倒,但遗憾的是加热功能需要选装。
另外,这台车的座椅材质是仿皮和真皮混搭,前排座椅包裹性尚可,但考虑到收纳放倒的场景,第二排座椅靠背比较直挺,舒适度一般。而第三排无论是乘坐空间还是坐姿都很难和目前一些标杆性的国产新能源SUV抗衡(如尺寸相近的理想L8)。
Q7的后备厢储物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比如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具备740L的容量,二排座椅放倒后最大可以拓展至2050L。同时,Q7的后备厢开口规整,内壁侧面也有座椅电动折叠和降低车身高度的按钮,便利性很好。
19扬声器的Bang & Olufsen音响表现可以接受,维持了该品牌一贯强调氛围感的特点,同时人声的效果异常出色。不过,这种配置在过去代表相当高端的车型,如今花20多万元,完全可以挑到效果不差太多的“平替”。
当然,这个成绩在电动车面前又有些抬不起头,而且EA839的运转品质也不如宝马和英杰力的直列六缸机,至少在振动抑制上还有明显差距。
另一个可以感到优越的地方是高级感配得上价位的行驶品质。MLB Evo平台的这套虚拟主销双叉臂加后五连杆的设计被许多造车新势力借鉴过,包括但不限于问界、极石等。毫无疑问,对手的模仿才是最大的恭维。
此外,Q7也保留了托森机械式中央差速锁,能够维持前40%后60%的全时四驱动力分配,也能够在车轮打滑时迅速完成纯机械自锁,理论上来说,在路面附着力能够保证时,越野脱困能力是比较强的。
唯一值得吐槽的是NVH性能尤其是风噪较为明显,偏抓地取向的285mm宽度马牌SC6轮胎也比较吵,和车厢良好的静态隔绝感有比较大的反差。
编辑点评
Q7是德式精密汽车工业的优秀产物,它的制造工艺精湛,机械素质优良,可靠性强,且不乏创新。然而,初代奥迪Q7曾是科技豪华的代表,如今它在智能化方面却有所缺失。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它的价格逐渐下落到更为合理的区间。落地70万元,这样一台轰鸣的“德国战车”,你会考虑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