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财报和股价上的乱局,因为随着宁德时代和特斯拉财报的发布,2个全球行业第一的公司,都出现了越降价越赚钱的情况,宁德时代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2.48%,不足1000亿元,特斯拉虽然营收增长8%,为251.82亿美元,却低于华尔街预期,但归属普通股东的利润却暴涨了17%,增长了3.14亿美元;
现在是个汽车的转折点,之前的众多规律和习惯都未必能继续沿用,如果跟得上新趋势,就能像小米、零跑、极氪那样冲到前列,如果跟不上,即便是世界第三车企的韩系车,在中国也无力回天。
如果要回答全部的答案,那答案的原点,一定避不过华为。
不学华为,在中国没办法卖好车?之所以华为是答案的原点,因为几乎每个热门话题都避不开和它之间产生关系。要么是,如何像华为一样做技术推进,要么是如何像华为一样卖车。比如,讨论销量时,问界从9月的高温假开始到现在,已经长期低于1万辆,被理想连续压制,再加上如今零跑的快速崛起,逼近反超问界。
谈及智驾也是一样,之所以余承东和雷军会成为汽车消费者之外的讨论话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自带流量,另一方面,也代表着研发方向、技术路线之争。余承东和车BU之所以追求L3级率先落地,这既是华为的任务,也是能力体现。
虽然,问界如今的销量比起2023年的走势,增长程度不够激烈,虽然理想的销量从今年5月开始分别以3.5万辆、4.7万辆、5.1万辆、4.8万辆、5.3万辆,持续对鸿蒙智行完成了压制,但二者不论是从定价还是产品策略,再到研发方向等,都是高度相似。零跑的崛起也是如此,半价小理想,自然也是半价小鸿蒙。案例还包括小米,还包括小鹏,还包括极氪,还包括太多。
而这种争斗,也顺势解答了业内目前所关注的很多问题。一是,增程、插混、纯电是否非要争出来个谁是落后技术,因为每一个结论背后都有反面案例,特斯拉单周销量暴涨近5000,蔚来的破2万,极氪7X的首月交付破万,刚刚上市的吉利星愿订单数字预计是银河E5的二倍,这些都是纯电可以打的例证;插混的案例,是比亚迪、奇瑞、吉利的销量暴涨;而增程的案例则是,问界、理想、阿维塔等。
不过,争斗的局面肯定不止于此,所有车企都削尖了脑袋想要像比亚迪、华为一样吃下最多的份额和最多的利润,所以,一张张的新底牌开始打出来了。
打出底牌,不跟上的,会没人买?底牌,从行业端看,是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路径选择,而从消费者端的角度,是自己接下来怎样买车,才能更长时间的保持不后悔、不被快速淘汰,尽量新潮、尽量保值。
华为悄悄打出的底牌很容易猜,多数人会想到鸿蒙NEXT,但因为信息不对等的原因,消费者层面乃至其他OEM没有发现的是,华为在智驾上的升级正在更低调,以及暗中提速。
明牌是,10月22日,发布HarmonyOS NEXT(5.0),历时5年推出,放弃Linux内核、AOSP源代码,不再支持打开安卓APK文件,纯血鸿蒙落地。有超过15000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0亿。而且,比较突出的是,它甚至给出了很多安卓和IOS没有的功能,比如微信拍摄会直接调取手机相机焦段,再比如,视频通话时还能拍摄二维码。
中国自己的本土科技公司,虽然现在是狭义OS还是广义OS尚存争议,但得到政策的进一步扶植是板上钉钉的,且鉴于中国公司的内卷速度,跨国巨头能否跟得上,这都是现实问题。至于对汽车的影响,一方面是华为Mate60能带飞问界M7,就能带飞更多的新车,另一方面是,既然能在手机上玩出花,车机上就可以玩出花。所以,第一张底牌,汽车市场里能跟上的品牌,少之又少。
第二张底牌,则是暗中加速的智驾系统升级。
华为的ADS已经被熟知,时间轴上看,2021年4月,ADS1.0在极狐阿尔法S上落地,2年之后,2023年4月,ADS2.0在问界M5上落地,而ADS3.0的落地时间,为2024年9月,且直接向问界、智界、享界全系车型推送。
大版本的升级时间,从之前的2年,缩短到1年零5个月,而接下来ADS4.0的更新时间也有了端倪,已经定在2025年,那即便是按照年底12月测算时间周期,也会比ADS2.0升级到3.0更短。当然,ADS4.0的目标过于宏大,是城区的L3级商用,能否实现或者能以什么方式实现,那都是后话。
而最近华为鸿蒙智行又开始向ADS3.1推进,已经在少数享界S9、智界R7上进行推送,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降低接管率、缩短通勤时间(开的更猛)、可以在路边随时开启等。在理想刚推送,小鹏刚宣布的10月24日这个程序员日时间节点上,华为是又把功能进行了抢跑。
总之,另外一家中国自动驾驶的巨头百度,其与吉利合资的极越汽车CEO夏一平曾经在2024年端到端概念最火热的时候给业界泼过冷水。“现在的端到端和大模型,更多是组合模型的拼接,而不是单一大模型,而且搭起来了大模型之后才只是刚开始”。
因为,一次大规模训练的成本就要上千万元人民币,且训练之后的下一次训练,因为天量的数据,成本会以指数级上升,去哪里找到足够的算力、电力,中国车企面对其实不是选择不多,更多是没得选。
因为,传统的汽车产业,根本不涉及这方面。而这,也就是10月24日,整个汽车圈都在刷屏地平线成功在港股完成IPO的原因。手握着比亚迪、理想、蔚来、广汽、上汽、吉利、哪吒等42个汽车品牌客户,背后站着全世界超过20家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中国、高瓴资本、宁德时代、比亚迪、长城汽车、东风、大众汽车等。
可以很容易想清楚一件事,为什么车企和资本对它会抱有如此大的兴趣,真金白银的砸钱下去,为的就是当新技术出炉时,能以更低成本、更多产能等完成上车,保证市场竞争力。
所以,事实就很明确,先不管消费者对鸿蒙智行的性价比、底盘、调校、智驾安全等是否好评以及是否存在质疑,但华为的商业路径,其实已经是汽车圈的共识。
写在最后:身体很诚实,大家都在学。学的不错的,销量都很好,华为和小米的路径也是多方面对标且相同。
理想、零跑、极氪、小鹏、深蓝、蔚来、岚图,再有很少被统计进去的埃安,销量排行前列的新势力,产品和运营路径很多是趋同的。酝酿FSD入华的特斯拉,和中国科技公司深度绑定的奔驰、宝马,新能源销量排行榜第一的比亚迪,第二的五菱。这些车企身上的共性全都是,不断的强调智能和重新对性价比进行定义。
这证明,中国车市的胃口是什么。当然,华为能不能赢到最后,没人知道。因为各家企业的制造标准不同,汽车行业受政策的影响非常大,但现在已经基本有了能够预期的结论,不像华为这样学,在中国很难把车卖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