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适合知识工作者(教师、科研人员、法律工作者、文员、管理人员等)阅读。
任意选择你想通过AI管理的电脑文件(夹)
当然,这只是从道德伦理上来讲,我们不应该依赖于AI,不应该借助ChatGPT这样的AI投机取巧。事实上,目前AI确实也没达到这个高的水平,包括ChatGPT。
目前我们看到网络上流传的例子,都是偏消遣式的应用,并没有说哪个专业领域有了实际应用。因为专业领域对信息的要求更垂直、更严谨!
从技术角度讲,AI的算法、模型其实就是在模仿人的思维去处理信息。而大家都知道,人的思维从出生开始,也是通过各种方式去接收外部信息不断训练大脑,而逐渐成熟的。并且会因接收的信息范围、深度、领域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比如中国的小孩儿从小学习汉语,那么他的大脑就是按照汉语的语法逻辑进行思考的,日本的小孩儿从小学习日语,那么日本的小孩儿的大脑就是按照日语的语法逻辑进行思考的。
模型也是,用什么数据训练它,它就是什么思维。要让ChatGPT学会盖房子的专业知识,就得用建筑设计、施工、检测等非常专业的知识去训练它的模型才可以。但是,事情还没这么简单,为什么呢?大家再想一想,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习加减法,然后是乘除,往后是一元一次方程,再往后……有什么规律吗?循序渐进的规律!如果你没有掌握四则运算,一开始就学高阶方程,会是什么结果?哪怕你是天才,也只能学习知识的效率高速度快,但是也不能搞“跨越”!同理AI也是,要想AI真正能够输出完整准确的盖房子的知识,就得将盖房子所需的全部知识(从0开始)全部灌输给AI模型才可以,AI也无法“跨越”,只能是比人脑学习快。
KEE内置算法自动计算文件内容
所以,大家就知道了,极具专业性、系统性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博大精深(至少对于人类来说是这样的),并且存放在很安全的地方(即公开网络无法获取),现阶段的ChatGPT当然就不具备专业领域的知识服务能力了,那么各位知识工作者就应该清楚了,至少目前ChatGPT还不是你的菜。
从成本角度讲,ChatGPT训练一次模型的成本是一千多万美金,将近一个亿人民币。那么请问全中国有几家组织机构有能力为此买单呢?就说我们的数据量少,打个折扣,几百万人民币搞一个ChatGPT这样的AI,大家去问问领导愿不愿意?
所以最后结论就是,ChatGPT真的不是咱们知识工作者的菜!
ChatGPT距离面向组织机构和领域的个人提供专业的知识服务还有很长路要走,所有人都需要冷静下来,立足基于领域的知识服务,给AI一些时间,正视AI与人的位置,人永远是主导,而不是AI的附属品(当研究生用AI写论文的时候,那么人就缺少了思考,无魂有体,成为了AI的附属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387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232072 电子证书1025 电子名片60 自媒体4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