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整个4月,因为北京车展的存在,新车的数量依然会迎来快速上升。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相比2023年,二者的数量级不会处于同一水平。原因一,2023年4月的上海车展,是疫情结束之后汽车行业第一个待复兴的关键节点,而原因二,价格战打到2024年至今已经超过了16个月的时间,车企的策略不断的调整之后,已经有很多企业选择了不跟,比如更改车辆电动化的进度,比如新车的推出速度与节奏,不再和比亚迪、蔚小理、吉利长安等对标。
所以,基于这样的现实,也就有了王传福不久前在比亚迪的2023年财报投资人沟通会上的新观点,未来3到5年,合资品牌份额在中国将从40%降到10%。观点虽然超出常规认知,但并非没有机会达成。
这样的局面是否会成真,从2024北京车展,如今可以见到很多新的端倪。
多数外资品牌的选择,是抄中国车的作业?和历年北京/上海车展一样,多数品牌的展出车型,在展会开始之前已经轮廓基本清晰,车展中主要会揭开的是关于价格、上市或发布节奏,以及让人实际对车进行体验和验证的环节。
目前可见的是,德系主打奇袭策略,日系主打本土化策略,放在前几年会被称为特供,美系打补丁升级,韩系旨在寻求回暖。
这样的结论,基于几家即将发布的新车型而来。
宝马的看点包括,它会展出自己目前4种动力的15个车系,包括概念车、4系的中期改款,MINI则会带来第一款纯电跨界车ACEMAN,以及很多人想见到的纯电国产MINI。而奥迪,会继续带来加长尺寸的新技术电动车奥迪Q6L e-tron,但前景未知。最大的看点是,使用和保时捷相同的PPE平台,因为会有800V架构、使用更多高集成化零件(体积、重量降低),它的能耗和充电速度都会比之前的油改电产品有大幅度升级。不过问题在于,PPE带来的特征,诸如它已经是2年多之前的技术,基于它而来的纯电Macan并不够出色。
而智能驾驶上,目前传出消息,可能会引入激光雷达,但如果使用华为ADS2.0的话,它的整个电子电气架构将被华为软件重组,最终的局面大概率是,奥迪会成为BBA里第一个具有领航智驾功能的车型,但功能只会覆盖高速上的超车、跟车、进出匝道等,毕竟最新的硬件要给现在增量和利润明显的四界使用。
另一个惊喜关于大疆智驾,在不久前的采访里,一汽-大众的高管已经明示,7000元成本引入智驾功能,所以合资油车也终于能有接近小鹏XNGP和华为ADS2.0的高速智驾功能;
2.丰田,会带来2款新的纯电动车型,一款与一汽集团深度合作,一款与广汽集团深度合作,也就是说达到国产车的价格并不让人意外,而至于普拉多和2.5L混动凯美瑞这2款可能出现的经典油车,已经不是特别神秘的产品,好在关注度不错;
此消彼长之下,合资品牌的份额慢慢下降,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否失去一战之力,这仍然待打个问号。
原因有二,一是中国车的技术进步是否达到了超越的质变,需要打个问号,二是传统合资模式被新一轮合资替代,已经逐渐开始。
绕来绕去,最后的决胜点不过是成本、利润,以及消费者最容易阅读的车价。
也就是说,从2012年至今12年的新能源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最终还是卷回了内燃机。但,入局内燃机的技术门槛,也是显而易见的不高。销量上的当红炸子鸡里,理想用一台东安三缸发动机就创造了理想ONE的月销超2万辆,问界3月的3.17万销量中,有超过80%是增程。
当市场主流回到内燃机驱动的新能源技术之后,这反而是合资品牌擅长的板块。
另外,新合资模式,还释放了另一种信号,目前主要的参与者有大众、斯特兰蒂斯两家。具体为,入股或控股中国本土品牌,降低自己的投入,实现利润的最大获取。
零跑已经完成毛利率转正,保持住相关势头,2024年-2025年就有望盈利。另外,借助斯特兰蒂斯的入股,它还能外销欧洲,用在中国竞争下的偏成熟技术,在海外获取利润。而反观斯特兰蒂斯的中国合资公司神龙汽车,则是另一种生存状态。
大众的布局则相对更深,一是控股大众安徽,专门生产MEB新车,不用再考虑合资下的利润模式,价格也有望直接对标比亚迪、吉利等国产品牌。二是入股小鹏,拿到智能等相应平台,完成补课。7亿美元的入股投入,只占其研发费用(2023年约163.5亿美元)的4.2%,即便是小鹏经营不善倒下,大众也是稳赚不赔。
所以本质的问题还是,外资品牌在中国要选择怎样的经营模式,而不是其孕育了130多年的汽车工业,在短短的10余年间就被打的没有一战之力。
写在最后所以显而易见的是,合资车只能说是竞争力有所下滑,躺平的情绪并不是没有,但多数企业还是在发力的。就比如,即便是新能源车竞争和内卷到了如今的局面,30万元以上的市场变化,其实话语权还是握在奔驰、宝马手中。且,那一价位的燃油车也还在磨刀,比如从全新奥迪Q5L的最新换代信息中,它主要在做的就是升级为小,降低成本为大。托森差速器不选择回归,1.5T配上双离合,当其进入25-30万元甚至更低的价格区间时,新能源车对其销量的侵蚀也将增速放缓。
不过唯一被慢慢摧毁的传统规律是,智能新能源车如今开始慢慢走上了如同当年智能手机那样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感性消费慢慢褪去,最终的竞争点都落在了相对简单粗暴的“价格”上。
至于躺平,摆烂,其实是短时间行为,因为对多数企业来说,一切还有机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