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 > 科技科学 > 合资车末日已至?本田、丰田销量暴跌,日产还能撑多久?
合资车末日已至?本田、丰田销量暴跌,日产还能撑多久?
来源:勇攀新高峰
2024-04-14 13:32:30
120
管理

日系合资车企危机加剧,创新突围是必由之路

近年来,日系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谓跌宕起伏。一度凭借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在合资车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日系车企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2023年,受芯片短缺、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日系车企销量更是遭遇"滑铁卢"。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日系车企亟需审时度势,以创新突围,重振在华市场表现,方能在竞争中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月,日系三大车企销量数据相继公布,无不令人唏嘘。东风本田当月销量仅为7005辆,同比大幅下降65.1%,这一跌幅在主流合资车企中居于"榜首"。一汽丰田2月销量为6.3万辆,同比下降20%。东风日产表现相对"抗跌",但也录得11%的同比跌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系、美系合资车企在逆境中表现出较强韧性。上汽大众2月销量达11.3万辆,同比增长4.5%;上汽通用销量为11.1万辆,同比下降3.4%,跌幅小于行业平均水平。

日系车销量不振的背后,既有外部环境冲击的影响,也暴露出自身长期积累的问题。受全球芯片供应紧张影响,日系车企产品供应受阻,加之国内疫情反复导致物流不畅、停工停产,供应链"梗阻"直接制约了日系车企的产销节奏。而在此之前,日系车企在产品、技术创新上的步伐已然放缓。缺乏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投放,在智能网联化、电动化方面落后于德美系车企,也使其市场号召力逐渐减弱。可以说,日系车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衰减。

与日系车企的"急刹车"不同,德美系车企在逆境中展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得益于更加完善、多元的全球供应链布局,德美系车企受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小,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强于日系。同时,德美系车企对中国市场的产品规划更加本土化,推陈出新的节奏更加积极。在智能网联、新能源等领域,德美系车企动作频频,抢占先机,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因此,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德美系车企销量表现仍然亮眼。

对日系车企而言,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尽快走出销量泥淖。一方面,要与合作伙伴携手应对供应链挑战,努力提升供应保障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快创新步伐,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发力,重塑市场竞争力。日产表示,将加快e-POWER等电动化技术在华导入,推出新一代奇骏等多款新车,力争尽快扭转销量颓势。本田、丰田也在加紧布局电动化、智能化,谋求技术突破,为未来发展蓄力。

从中长期来看,日系车企要在中国市场重现辉煌,必须以创新为引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一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技术应用,在电动化、智能网联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二要深化本土化经营,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完善产品谱系,提升品牌号召力。三要积极拥抱变革,探索新业务模式,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点。只有主动求变,加快创新,日系车企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找准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纵观全局,日系合资车企在华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外部环境的剧烈波动,既是挑战,也是倒逼变革、加快创新的契机。危中有机,化危为机,唯有以创新突围,主动求变,日系车企才能在逆境中育新机,开新局,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站在2024年的时间节点上展望未来,日系车企在华发展的关键一招,就是要以创新为引领,加快转型升级,重塑竞争优势,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0
点赞
赏礼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617470285 邮箱:617470285@qq.com
关于作者
帝王之星(普通会员)
文章
494
关注
0
粉丝
0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成员 网址收录40335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193425 电子证书831 电子名片53 自媒体25950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9035174号-7
0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