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 王俊涛 摄
熟悉的热闹非凡,熟悉的硝烟战场,全新的参赛者,全新的赛事。4月25日,全球汽车行业的“年度开场大戏”,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北京车展”)正式拉开帷幕,展会将从4月25日一直持续至5月4日,面积达22万平方米。
本届北京车展以“新时代 新汽车”为主题,从参展车企阵容上就可见一斑:鸿蒙智行、小米汽车两大新品牌高调亮相;理想、阿维塔、深蓝、智己、昊铂、极氪等多家新能源品牌都首次登陆北京车展,上演新能源领域的神仙打架;国际主流汽车品牌如宝马、奔驰、奥迪、大众汽车、本田等都推出电动化新品参展。
一别四年,这次来到北京车展,新老势力、海内外品牌都展现出崭新面貌与活力。汽车世界已大不同,国内市场格局激烈变化,全球产业深入变革,北京车展一定程度代表着今年国内市场的竞争态势,也折射出全球新能源汽车之争的新风向:这是一场比技术秀肌肉的盛宴,不论是新老品牌的攻防战,还是电动化、智能化比拼的全新标杆,国内外车企都各怀“新”事。
趋势1
智能化下半场“抢快”
谁是车展最忙的人?
“三界”齐聚,到处都是华为的影子。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鸿蒙智行以独立展台参展开始,就预示着智选车模式的“野心”。华为跟赛力斯、奇瑞和北汽的合作的鸿蒙智行品牌“三界”齐聚,问界新M5上市,智界S7亮相,享界S9首发。华为车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北京车展前夕发布了全新品牌“乾崑”,号称旨在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第二个百年变革,北汽极狐的阿尔法S5、瑞风的RF8鸿蒙版以及阿维塔11的新车型齐齐亮相。
科技巨头的繁忙,宣告着智能化下半场的抢跑提速。车展前后,华为与丰田、猛士、传祺等品牌“眉来眼去”,双方寻求各自领域的资源共享、强强联合,在快速迭代的智能化竞争中保持优势。
随着行业发展走向成熟,智能化的软硬件配置越来越清晰。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成了智能化车型标配,如小米SU7、问界系列、智界S7、享界S9、阿维塔E15/16、理想L6、零跑C10等,部分车型逐步推出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更重要的是,智能化不只是新势力的标签,跨界企业与传统车企争相走向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前沿。4月22日,百度Apollo发布智能驾驶、智能地图、智能座舱三大新产品,4月23日,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聚焦AI驱动汽车新智能话题。
车展开幕当天,奇瑞发布的大卓智驾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集成以及实现产业规模化,号称要围绕智能技术打造奇瑞之魂。广汽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科大讯飞、腾讯车联网和滴滴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圈。
趋势2
跨国企业全力“反扑”
一些怀旧的观众会发现,有些经典车型品牌“缺席”了。讴歌、三菱、Jeep、雪铁龙……有些是淡出了竞争一线,有些是战略性退出中国市场。
在由自主品牌作为主力,以新能源汽车向燃油车发起的挑战赛中,跨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缩减,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早在去年就已突破50%。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而2024-2026年将成为规模、成本和技术的决战时期。
面对市场快速变化,跨国车企加大了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投资力度,也加快了推进节奏。大众安徽首款产品“ID.UNYX与众”首次亮相,这是一款A级纯电轿跑SUV,也是大众汽车的金标系列产品,定位与ID系列不同。
为了全身心转型,本田车展前发布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全新电动品牌“烨”,引入了全新的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利用AI智能赋予汽车生命力,一次性亮相了三款全新车型。
宝马展现出电动化的多元路径,BMW新世代X概念车、新BMW i4、M4首发,MINI纯电动跨界车型MINI ACEMAN以及BMW iX5氢燃料电池车亮相。日产则计划未来三年推出16款电动车,将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低30%,希望到2030年让电动汽车和内燃机车型的成本持平。
面向中国市场,电动化和智能化已经是绕不开的技术标杆。奔驰的全新纯电大G选择在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迈巴赫首款量产纯电车型迈巴赫EQS上市,自研的MB.OS操作系统迎来中国首秀,它被认为是未来奔驰车型的“中枢神经”。
趋势3
新势力格局变在“当下”
最有“戏”的展馆,或许是W2馆。
小米、智己、极越、吉利等“冤家聚头”,一众品牌之间的你来我往让人津津乐道——不只是网络上“唇枪舌剑”,在销量榜上它们早就争个死去活来。
随着高合、威马等新势力遗憾退场,史上最卷的“价格战”更加严厉地筛选着每个新势力品牌。曾经,“蔚小理”是头部铁三角,如今这格局已经被华为和小米两个生力军打破。截至4月20日,小米SU7锁单量超7万台,今年的交付目标为10万台。3月,鸿蒙智行旗下问界品牌全系交付新车31727台,销量再次超越理想,也在不断逼近广汽埃安的位置,势头强劲。
“蔚小理”则进一步分化,理想3月交付新车28984台落后于问界,蔚来交付11866台,小鹏交付9026台。极氪的13012台已经挤进新势力排名前五。如同极越、极石这样的后来者跃跃欲试,还有传统车企如奇瑞发布的全新品牌iCAR。
北京车展是各大车企今年战略节奏的关键点,也成为了“卷”的集中战场。卷产品布局,“最便宜的理想汽车”L6在车展前一周上市,称为“宝宝巴士”的极氪MIX定位独特,SUV车型外观类似MPV。卷技术,比亚迪搭载第五代DM-i混动技术的秦L亮相,昊铂、小米SU7、问界、零跑、极氪、智己多个品牌落地800V高压快充方案。
竞争固然残酷,但变化与前进的步伐不会停下。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今年北京车展恢复举办,同时叠加各地促消费政策的实施,必将成为推动国内汽车消费的催化剂和触发点。对各个品牌来说,本年度最重要的A级车展,也将是判断市场行情冷暖的重要“风向标”。
趋势4
中国品牌全球化“抢跑”
在大众汽车展台,有一款车疑似小鹏G9的“姊妹车”。
去年7月,大众与小鹏宣布将合作打造电动车型,今年4月,大众加码投资促推研发进度,中国市场专属的SUV概念车亮相北京车展。
牵手成功,走向全球视野,中国汽车品牌在北京车展“眺望”世界。
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自主品牌汽车占据很大一部分。与以往单纯产品出海不同,小鹏、吉利等车企实现了技术出口,比亚迪、长城、奇瑞等众多企业纷纷在海外建立研产销体系。
在本届车展上,可以清晰看到,埃安、岚图、雷达等品牌都发布新举措,越来越多中国品牌正在抢跑“出海”。其中,吉利雷达与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的经销商代表签订了合作协议;广汽埃安进行换标,强化海外品牌认知度等等。
“作为全球纯电动车市场前三品牌,随着全球化升华,埃安的用户认知显得越来越重要,此时从‘G’标转换为‘AION’标,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价值,可以强化品牌标签,更有利于全球市场开拓。”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表示。
目前,中国汽车出海已从单一产品贸易的“走出去”,迈入“产品、技术、人才、管理”全产业链输出的全球化新阶段,北京车展也成为面向世界的重要舞台。
产业观察
为什么说全球汽车看中国
4月25日,时隔四年的北京车展重新回归,根据组委会发布的数据,本届北京车展全球首发车117款,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0款,概念车共有41款。而市场热度最高的新能源车型则有278款,几乎全球重要的汽车品牌与零部件企业都展出最新产品。
在共计两天的媒体日里,将举办163场新闻发布会,创历史新高,毫不夸张地说,全球汽车产业的焦点都在北京。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车展之一,随着中国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北京车展是观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窗口,以此更可清晰地洞察未来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新动能。
中国市场很关键
4月24日,在车展开幕前夕,奔驰将其最重要产品——全新纯电G级车型全球首发放在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也再度来华出现在发布会现场,这是他短短一个月时间第三次到访中国。
如此频密的来访,足以看出奔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然而,奔驰“老大”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在如今的汽车圈则是一种“常态”。本届北京车展期间,绝大部分跨国车企高层都来华,大众集团、宝马集团等车企基本将董事会成员都“搬到”了北京。
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源于当下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未来巨大的市场潜力。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史性地突破3000万辆,连续15年位居全球产销第一,相当于全球第二名与第六名的销量总和。
新能源汽车则更为突出,按照乘联会数据,今年前两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占比全球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量已达62%。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联席分会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
在某种程度上,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以直接影响着诸多跨国车企的利润。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康林松曾明确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体量优势明显,2023年奔驰乘用车在中国市场销量占其全球总销量的35%以上。中国依然是奔驰最重要的市场。
“中国市场的转型速度领先世界,大众将持续深化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并在中国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加速发展。”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也指出,中国是大众汽车集团的第二故乡,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已经设定了明确的2030目标,要保持在华跨国车企第一的地位。
中国已成全球创新中心
对中国市场重视,不单单因为市场足够大,更关键是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技术的创新中心。
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可以清晰看到,我国电动化、智能化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在电动化领域,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技术相继发布,续航超2000KM混动技术亮相,800V高压快充方案趋势明显;在智能化领域,无图视觉方案、城市NOA等高阶智驾技术不再鲜有,智慧数字底盘、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等科技配置正在加速上车。
得益于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中国品牌已经实现真正蝶变。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339.2万辆,市场份额接近60%。广汽研究院智驾技术部部长徐伟就坦言,在智能化领域,国内部分技术已经走入了无人区,自主品牌已经走在全球前列,领先于国外品牌。
为了共享中国技术创新的红利,全球主要跨国车企都加大中国研发的力度,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口号的变化:从之前的“在中国、为中国”,到如今的“在中国、为全球。”
“我们的承诺是: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直言,将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车,充分结合本地优势和全球能力,并变革运营模式实现最终目标。
就在车展前,大众中国就已经宣布将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以强化本土研发。
对外合作持续加速
4月25日,丰田中国在发布会宣布,持续扩大朋友圈阵容,将与华为强强联合,深化合作,并通过SDV(软件定义汽车)满足不同客户所需,提供个性化、更便捷、更愉快的移动出行。
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潮流,智能化与电动化时代,中国方案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纵观北京车展首个媒体日,即便众多整车企业发布了重磅车型,但仍然无法掩盖华为、宁德时代、腾讯、百度、科大讯飞等企业的光芒,它们正在成为车展“最靓的仔”。
汽车产业强不强,不仅仅看整车市场规模,更要看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成色。随着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速度加快,可以看到中国越来越多供应链企业加速进入了跨国车企的配套体系,并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产业化到规模化,从市场化到全球化,正在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这正是中国核心技术对外合作加速的体现。
在媒体日第一天,与往届不同的还有一点,海外媒体记者的数量在大幅增加。这个小小细节,也凸显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正在受到全球的关注。而北京车展的精彩,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新格局。
可以预见,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加速,全球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聚焦中国。
南方日报记者 魏泓泉 郭小戈 拱千舒
统筹:郭小戈 邵玉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