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车企不仅可以召回汽车,还可以“召回”员工。
继大规模裁员一月之后,理想汽车突然紧急召回部分关键岗位的被裁员工。毫无疑问,这又是一起“裁员裁到大动脉”的典型案例。
有意思的是,理想似乎并不愿意为这次错误的裁员决策“买单”。没有赔偿、没有态度,这种反复横跳,视员工尊严和利益如空气的做法,充分体现了理想管理层的傲慢,也展现了理想企业风气究竟能有多么差劲。
或许是2023年的“幸运”冲昏了头脑,让理想忘记了什么叫脚踏实地。如今,面对MEGA失利和销量的下滑,以及财务状况的不佳,理想是时候沉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存在的各种问题了。
员工该不该回去?
为降本增效,理想于五一假期之后开启了大规模裁员,整体裁员比例超过了18%,超过5600名员工受到影响。
其中,销售服务运营部门裁员超过400人,招聘部门从原有的200多人缩减到仅剩40至50人,而智能驾驶团队也将被缩减到1000人以内。
一般来说,企业裁员基本裁的是资历较浅、业绩水平比较低,或者是价值较低的员工,但令人怎么也想不到,理想反其道而行之,来了一场“去精华、留糟粕”的戏码。
多位理想汽车内部人士表示,在MEGA失利和纯电产品节奏放缓后听说过改款传闻,但现在还未得出具体方案。在此背景下,研发和测试等涉及产品进化方向的关键部门成为主力。而一月之前的大规模裁员,对理想汽车的研发测试部门影响极大,开发几乎陷入停滞,测试仅靠少量低成本外部团队协助。
等回过头之后,理想突然又发现了这些岗位的“关键”,于是研发测试端被裁的员工们接到了召回通知。
但据界面新闻报道,理想与被裁员工此前协商的赔偿金尚未发放,并且后续这部分补偿将不会提供给被召回人员。此外,涉及员工的合同将直接延续,目前还不清楚召回规模和各部门比例。
来源:脉脉
理论上,理想裁员相当于解除了劳动合同,双方已不再存在劳动关系,而后续召回,双方也应该重新签订一份新的劳动合同。
所以哪怕员工响应号召重新回到岗位,当时裁员所协商的补偿,理想还是应该如实支付。
企业从来都是以利益为导向,理想召回部分被裁人员,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因为离开这些员工的价值,会导致其更大的利益受损。但谁又能保证,等利益问题不存在了,理想是否又会将这些员工裁掉呢?
因此,理想应该为自己做的决定付出代价,员工也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
最近这几年,企业大规模裁员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但明显的市场预判和公司决策失误,绝不应该由普通员工背负。
从扩张,到裁员,再到召回,这一系列操作,充分暴露了理想汽车高层决策的随意与莽撞。
理想为什么要裁员?
事实上,裁员又召回的车企不止理想一家。
5月14日,特斯拉公司正开始重新聘用部分超级充电桩团队的员工,该团队于四月底解散,当时被解雇的员工接近500人。
不同的地方在于,特斯拉裁员的直接原因是部门主管蒂努奇反对马斯克疯狂的裁员方式,而理想裁员的原因则是自身的发展发生了明显下滑。
2023年全年,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37.6万辆,同比增长182.2%。截至2023年年末,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六十万辆,成为交付量最高的中国新势力车企,也成为了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