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早上好!
最近特斯拉有两件事冲上了热搜,网友们也为此吵翻了天。
7月4日,特斯拉进入了江苏省政府用车采购目录;
7月5日,上海多家国企表示已经采购了一批Model Y作为企业用车。
图片来自中国客车网
结果呢,这个政策bug百出,首先是只靠补贴公交、出租、和公务车,根本不可能实现10%的渗透率。
另外,直到2012年全国一共才1.8万个公共充电桩,没有桩想把渗透率提上去根本是天方夜谭。
再者,当年的电车价格还高的离谱,想推广就要大额补贴,如果10%的销量都进行补贴,也根本没那么多钱。
至于原因,有两个大家都能想到,但最后一个却更显出政府规划上的远见。
先说前两个吧,第一当然是引进了一条鲶鱼,特斯拉来中国之前,我们对自己的产业只有补贴这个胡萝卜,但是缺少大棒。引进了特斯拉之后,相当于一手是胡萝卜,一手是大棒。
第二是通过特斯拉培养了一大批上下游产业,特斯拉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了95% ,根据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官方数据,特斯拉带动了上游360家供应商,10万个就业岗位和7000亿的累计订单。并且已经有60家中国供应商进入了特斯拉全球供应商体系。
这两点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但当时引进特斯拉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考虑,那就是哪怕帮助特斯拉,也要尽可能做大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油车领域,我们基本没有可能直道超车,只有在新能源领域,我们和国外公司同一起跑线,甚至稍有领先,所以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而当时的特斯拉事实上也正处在生死存在的关头,中国用高效的建厂速度、庞大的市场,助力一把特斯拉,事实上就是在新能源和油车企业的这场世纪之战里,帮了新能源车一把,其实也就是帮了我们自己一把。
产业政策独步全球
事实上,不只中国在搞产业政策,从拉美到东南亚、从印度到美国,很多国家都推行过,或者正在推行。但真正做成的寥寥无几,做到中国新能源汽车这么成功的,全球只此一份。
这些国家搞的产业政策,要么是拿着巨额补贴去补助本国那些毫无竞争力的车企。要么是吸引来的外资,只为了躲避关税壁垒,没有带来真正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更不要说带来全套的上下游产业链了。
结果反而是外资品牌压制、吸血了本地市场,本地车企更没法发展。
所以,中国的这套产业政策,从效果上来看,说独步全球毫不为过。
继续给特斯拉开绿灯
还有必要吗?
事实上,我们给特斯拉开的绿灯还不只是进入政府和国企的采购清单,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也已经扫除了进入国内市场的障碍,不久即将到来。
回到开头的问题,如今中国已经有了全世界最齐全、最高效的新能源车产业链;比亚迪已经是全球销量第一的电动车企了;况且欧美纷纷对我们加征关税。这个时候,我们还有必要继续给特斯拉开绿灯吗?
彰显一视同仁的态度
先来说几点这么做的原因吧,首先,特斯拉不是一家普通的车企,某种意义来说,他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稳定器,同时也吃尽了中美关系的红利。
对特斯拉的态度,代表着我们对全球外资的一种态度,而现在我们的原则还是要吸引外资,想吸引外资就还是要一视同仁。
另外,虽然美国对我们的电车加了关税,但马斯克本人是反对的。属于美国内部的相对的“知华派”。并且马斯克和懂王以前虽然不对付,但最近关系正越走越近。万一懂王拿下大位,马斯克很可能在他的贸易政策里有不小的影响。
做大电动车
就是帮自己
第二点其实前边提到了,2018年的时候,我们想着做大电动车,就是帮自己,而这条到了今天依然成立。在国内新能源车的份额才50%,在全球,新能源车更是起步阶段。
所以,在这个过程里,主要矛盾是燃油车企和新能源车企之间的争斗,次要矛盾才是中外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
特斯拉是国产车
裁员都是中国人
其实,热搜出来之后,就有记者去问过江苏省采购中心的负责人,他们表示“特斯拉是国产车,只要在中国生产的都可以来申请。”
事实上,特斯拉在卷国产化率,很多自主品牌却在卷用了多少国际品牌的供应商。真论起国产化率,特斯拉可能比很多自主品牌都高。
并且,还想给这位负责人再补充半句,如果特斯拉裁员,裁的可都是中国人。
虽然我们都想看到中国品牌逐渐取代外资品牌,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外资品牌裁员,裁的也都是中国人。并且凭良心讲,外资品牌的薪资水平,至少是不比自主品牌差的,甚至还要强一些。
此外,现在想拉拢特斯拉建厂的,可不止一个国家。
所以,现在政府给特斯拉开个绿灯,也是一个更通盘的考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