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周桐
[懂车帝原创 产品] 男人对车的追求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带上家人朋友说走就走,寻找一处清闲之地,舒缓城市中积累的压抑,而另一类则是在车水马龙中风驰电掣,在赛道上释放激情。如今,在细分市场中,我们又迎来了两个新的选择,那就是由通用汽车道朗格带来的悍马EV和科尔维特Stingray。
悍马EV外观内饰:复古与现代融合车头宽大,贯穿式灯组十分抢眼
悍马EV继续采用具有悍马传统风格的宽大设计,前脸保持家族式6孔风格的前格栅造型,不过已演化为6个独立式的封闭前格栅,并具备时下新能源车普遍采用的发光前格栅设计,内部还将“HUMMER”的标识镶嵌其中,整体设计非常抢眼同时也提升了辨识度。
前备厢
值得一提的是,悍马EV不仅车尾有后斗,车头机盖下也隐藏着一个400升的行李厢,这主要源于其是基于新的奥特能纯电平台打造,因此前机舱大部分空间得以释放,并且采用了电动开闭的方式,但台面离地较高,对于身高不高的用户来说,拿取物品前最好还是先降低一下车身高度。
车头盲区依旧比较大,需要多观察摄像头
不过,受限于车身尺寸过于庞大,在狭窄的山地道路上还是要通过摄像头多进行观察,毕竟高耸的引擎盖和过高的车身还是会造成大面积的视野盲区,虽然有后轮转向提升操控空间,但还是要多加小心。
“硬汉也来电”,无疑是对全新悍马EV最好的诠释。长久以来,悍马都以美国军车代言人的身份对外示人,硬核的外观以及强悍的通过能力,也让其在车圈收获了无数拥趸。如今悍马EV回归,使它在延续家族强大越野基因的同时,又展现出对于环保一面的关注,而这也让其彻底摆脱过去给人留下的“油老虎”印象。不过,鉴于新车的续航里程(EPA工况下563公里)来看,对于长距离穿越显然还有诸多不便,其活动范围大多还要被控制在城市周围的复杂路况里。
科尔维特Stingray外观内饰:全新中置后驱布局,线条凌厉造型凶狠作为美国的国宝级跑车,科尔维特从1952年面市至今已经推出了八代车型,而摆在我们面前的这辆科尔维特Stingray也早已不算什么新车了。不过从C8这代车型开始,科尔维特经典的发动机前置后驱也更改为中置后驱布局,机械机构更具先天优势的同时,它依旧保持了原来的性价比优势,这也让其在北美市场获得了不少订单,甚至于加价才能提车。
前大灯组造型狭长
相比于前代车型来说,C8这代科尔维特的整体轮廓发生了一些调整,现在来看其造型已经与欧洲跑车十分接近,靠近中位的驾驶座舱更加凸显出了运动氛围。而在外观设计上,大量的棱线则渲染出了一台跑车该有的气场。
尾部为了照顾后备厢容积整体造型更为方正一些
家族风格的后位灯组
尾部造型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方正的设计布局为其带来了更强的立体感,小尺寸尾翼和双边共四出排气布局也进一步提升了运动氛围。同时,后备厢内还能放下一个高尔夫球包,这也让科尔维特Stingray有着更加明显的GT跑车属性。
内饰中控台更偏向于驾驶员一侧
来到车内,科尔维特Stingray采用了环抱式座舱布局,明显向驾驶员一侧倾斜的中控屏保证了日常操作的便利性,大量的控制按键同样也被集成在驾驶员右侧的竖向面板上。而得益于通用最新的电子架构,新车还优化了线束布局,可在车辆子系统以及高清大屏之间实现更快速的信号传输,并支持OTA升级。
上下平底的多功能方向盘
8速双离合器变速箱降挡积极,齿比也比较绵密,并不会有很强的冲击感
就如前文所说,科尔维特Stingray依旧强调均衡的性能表现,这也让其在弯道中显得有些保守谨慎,即便提前一些开油出弯,车尾也不会有太过明显的甩动,而当你试图再进一步触碰“禁区”时,电控系统便会在此时强行介入。
转向手感上缺乏一些路感的交互
而在转向手感上,科尔维特Stingray的指向性也非常出色,基本能够做到指哪打哪的水平,但在反馈上处理得却显得有些模糊,因此驾驶员也不能只凭借双手来感受车身的实际动态变化,考虑到未来这辆车的更多场景还是在城市道路内,这样的标定风格也在情理之中。
写在最后:美国人民对于汽车的追求和喜好在悍马EV和科尔维特Stingray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其在北美市场也需要超长的排队时间或者加价提车。参考目前国内的行情来看,再加上各种税费之后,悍马EV和科尔维特Stingray的销售价格也应该在百万元之上,对于这一部分消费群体来说,个人喜好要比性价和品牌等因素更为重要,而仅从产品特质来看,两款车型也都是个性极为鲜明的产品,相信会吸引到不少人的关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成员 网址收录40400 企业收录2981 印章生成237602 电子证书1052 电子名片60 自媒体51873